深圳環境測量監測站檢測核輻射。 |
環保部在廣東省監測點測到極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深圳空氣中有沒有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監測出來的放射性核素對市民身體有沒有危害?昨天,記者采訪了深圳市人居環境委核與輻射管理中心,該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環保部在省內的監測點設在廣州,該中心在深圳也更新了采樣設備進行監測,今日將有監測結果。
昨天上午10時許,記者來到了深圳市人居環境委核與輻射管理中心,該中心工作人員一片忙碌,一些工作人員正在對空氣樣本進行實驗室精細分析,另外幾名工作人員則正在9樓樓頂進行采樣監測。
“這臺是我們今天剛剛啟用的新采樣分析儀。”核與輻射監測室副主任黃恒指著一臺名為“智能大容量空氣總懸浮顆粒物無碳刷采樣機”說,環保部這次在廣東省監測出極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監測點是設在廣州。因為監測到的碘-131在空氣中極其微量,所以深圳一般的監測儀器無法監測出來,為此,該中心更新了采樣設備,加大采樣量,來監測深圳空氣中是否有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這臺機器的采樣量一天只有數千立方米,監測結果可能要30日才能出來。”
核與輻射管理中心監管科科長韓發明介紹,深圳市有17個常規監測點位,每月一次對空氣、土壤和水質的輻射環境進行監測,日本核泄漏事件發生后,他們啟動了應急監測,選擇了6個監測點位,包括一個氣溶膠取樣監測點,每天專門進行一次空氣取樣監測。這段時間監測結果顯示,深圳輻射環境空氣吸收劑量率水平在正常范圍內,環境γ空氣吸收劑量率都在本體范圍之內,指標未發現有任何異常情況。
“這次環保部檢測出的人工放射性核素所帶來的附加輻劑量極其微弱,小于天然本底輻射量的十萬分之一。”韓發明解釋說,國家標準是一個毫西弗以下對人體沒有什么影響。“一次X光胸透的輻射量是0.1毫西弗,而這次監測到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是天然本底輻射量的十萬分之一,遠遠低于一次胸透的輻射量。”他說,日本核泄露后,放射性核是隨空氣溶膠四氣飄散,這些空氣溶膠經過這么多天到廣東地區時,空氣中含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就更是微不足道,所以大家不需要采取任何的防護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