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產業化”
最近幾年,國際上陸續推出一些全新的擠出技術,如格諾斯的MRS擠出機,筆者了解,國內很早就有過原理相似的技術研發。但是,如果我們關注MRS擠出機的產業化推進,應該能夠發現我們自身的不足。
MRS擠出機在K2007上首次與公眾見面,經過過去三年的發展,這一最初針對PET加工而特別開發的擠出機,在今年的K2010上,已經發展成一套完全集成的PET免乾燥直接擠出系統,并已開發出回收PET瓶片直接加工高性能片材的生產技術。
筆者在國內不同的研討會上,也曾聽到有關專家談論,某某技術我們早在多少年前就研發過。然而為什麼我們的產品未能走上市場,進入實際應用?
事實上,中國向來不乏全球領先的尖端技術,然而,產業化的不足,研發與生產經營的脫節,已經成為制約中國技術水平整體提升的一個關鍵問題!爱a學研”講了好多年,真正能夠實現無縫合作的少之又少。
突破“新應用”
新應用帶動技術發展已經成為各個行業發展的最大動力,在塑料機械行業也不例外。
在新能源市場應用之外,在以往的熱點市場,如汽車、包裝、建筑等應用之外,針對一些新的應用市場的技術開發,可能就是擠出技術下一步發展的新方向。筆者認為以下就是幾個值得關注的例子。
建筑保溫材料火災頻發。在高阻燃保溫材料生產方面,擠出加工業有沒有一些相應的技術考慮?
煤礦瓦斯爆炸,似乎已經司空見慣。下一步對煤礦安全設施的配備,可能需要大量配套的新型管材技術,我們擠出行業是否有一些工作可做?
最近市場逐漸走熱的印刷電子,實際上也包括薄膜印刷電子技術,其中最能大有作為的當也是擠出技術;
……
仔細留意,其實在每一個環節,都不斷對塑料加工業提出全新的要求,其中一些可能對我們行業而言就意味著技術的突破點,對中國擠出業而言,這同樣可能是實現突破性發展的最大機遇。
擠出技術發展值得關注的幾個方向
對中國擠出技術供應商而言,在關注國內外新技術發展的同時,筆者認為要特別重視以下幾個方面的技術開發:
1.應用技術研究,重點是對新應用市場的關注,如生物材料加工技術、太陽能等新能源市場應用技術、新型薄膜印刷電子加工技術、微層復合技術的工業化應用、多層共擠高阻隔包裝技術等;建筑節能市場材料與阻燃性能的技術;煤礦系統安全配套輸水、抽瓦斯等管材技術;回收材料的高值再利用等。
2.新型擠出技術的提高與改進,包括無齒輪擠出機、齒輪泵技術、電磁感應加熱與紅外加熱、螺桿結構、減速箱等。
3.特別重視對擠出加工過程中的冷卻技術研究,尤其是擠出成型與後期冷卻技術的研究,從薄膜、管材、片板材等生產線都有。
4.配套技術的研究,如精密加料技術、溫控技術、新的乾燥技術等。
5.系統集成化的研究。重視擠出加工技術與相應配套技術的全面集成,為用戶提供全方位的解決方案。
6.提升產品可靠性,重塑中國制造的形象。當然,這不是一家企業努力就可以實現的,而是需要整個行業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