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產品價格的因素一方面是產品自身的成本高低,另一方面是市場上供求關系的變化。所以市場上無論是能夠影響到產品成本變化的因素還是能夠使供求關系發生變化的因素都很自然的會影響到產品價格。具體地講,如原油、石腦油及MX的格,PX的供需變化,PX的現貨價格及合同倡導價執行價,PX進口關稅的變化等,都將直接影響到PTA的價格,如PTA的產能變化、運行負荷的大小,各月份的合同價格及合同執行情況,下游聚酯的運行負荷的變化,聚酯工廠對原料采購的態度、聚酯工廠的PTA庫存,現貨的補貨興趣,市場中間商手中貨量、庫存壓力的大小,貨源成本、進口量的大小,到貨時間等等。另外,下游產品的銷售形勢以及終端面料的需求變化,也都會直接影響到PTA價格的變化。并且隨著資本市場規模的擴大,PTA市場的影響因素不僅僅是供需面的影響,而是綜合了宏觀經濟、微觀供需、石化板塊相關產品以及股市等多種因素的復雜球體。
一、價格特點
1.價格波動幅度大
從十幾年來PTA的價格走勢可以看出,PTA價格波動的幅度較大。歷史高點出現在1995年6月,當時PTA現貨價格高達 17600余元/噸;最低點則出現在1992年年底,當時價格在3300元/噸左右;1998年年底至1999年年初,價格在3400—3600元/噸之間;1995年6月至1996年8月間,PTA價格自17600元/噸跌到不足5000元/噸;1999年3月至10月間,價格從3400元/噸回升;2002年1月至6月,價格自4100元/噸大漲80%;2003年4月至5月,價格從8200元/噸跳水,下跌50%;今年PTA價格大幅漲跌,3 月底時價格在7600元/噸左右,之后的6個月漲至11400元/噸左右,9月初PTA價格止漲暴跌,一個多月內下跌了3400元/噸左右,直至跌到10 月階段性低點8000元/噸。
特別是2002年以來,PTA現貨價格月度之間波動1000元/噸是正常的,有時一周波動幅度就達1000元/噸,今年10月份更是達到了3天之內下跌1000元/噸。
2.價格趨勢性強
從歷史價格走勢可以清晰地看出,PTA的價格趨勢性很強,漲跌趨勢一旦形成持續性較強,最長時間可以達到兩年多的時間,如1992 年12月初至1995年6月,價格振蕩上漲持續了大約兩年半時間,之后的下跌也持續了14個月左右的時間。另外,1999年2月至8月價格上漲持續了6個多月的時間;1999年10月至2002年1月長達兩年多的時間,價格均在振蕩下跌;2003年5月至2004年10月1年半的時間內,價格持續上漲;今年3月中旬至8月底6個多月的時間內,價格持續上漲。
二、近幾年國內PTA價格大幅度波動的原因分析
1.第一波大行情
1992年12月初,價格從3300元/噸開始啟動,一直穩定于一上升通道中,1995年6月上旬價格升至17600元/噸,漲幅高達433%,之后價格又快速回落,至1996年8月中旬價格跌至4800元/噸,跌幅為72.7%。
原因分析:供不應求。
在1995年之前,全球PTA年產能較低,隨著下游聚酯工業的發展,1994年以及1995年前后PTA市場開始出現供應緊張的局面,PTA價格也開始大幅上漲,1992年12月初PTA價格在3300元/噸,至1994年4月30日價格漲至6600元/噸,至同年12月初時價格已經上漲至13000元/噸,1995年上半年價格飆升至17000元/噸,之后隨著世界范圍內幾大相關企業積極擴大PTA產能,市場供求矛盾得以緩解,價格于1995年6月中旬開始了長時間的下跌。1997年發生了亞洲金融風暴,之后聚酯行業因需求極度萎縮,至1999年1月PTA價格達到階段性低點3400元/噸。
2.第二波大行情
1999年2月1日價格從3400元/噸開始啟動,至同年10月18日價格升到了6450元/噸,漲幅高達89.7%。2001年11月19日價格又下跌到了4100元/噸,跌幅為36.4%。
原因分析:原油價格大漲。
1999年2月8日原油價格為11.65美元/桶,之后價格大幅上漲,2000年3月7日原油價格漲至33.9美元/桶,一年多的時間內價格漲幅高達191%。在原油價格上漲的帶動下,PX價格也大幅上漲,如南韓PX現貨價從1999年2月8日的220-230美元/噸(FOB 價),升至1999年10月18日的505-520美元/噸(FOB價),成本的大幅上升拉動PTA價格大幅上漲,同期PTA價格大漲89.7%。 2001年則由于全球聚酯纖維需求低迷,PTA市場供過于求,PTA價格在5000元/噸左右持續徘徊了兩年左右的時間。
3.第三波大行情
2002年1月下旬價格從4100元/噸開始啟動,至同年5月底價格升至7200元/噸,漲幅高達75.6%,之后價格又快速回落,至同年7月初價格跌至5400元/噸,跌幅為25%。
原因分析:“911”事件
PTA價格上漲的起因是其原料PX價格的率先大幅上漲。2001年9月之后,受“911”事件影響原油及PX價格大幅下跌,在年末時PX價格在歐美市場開始反彈,然后逐漸波及到亞洲和國內市場,PX東南亞現貨價格最低時為280美元/噸,在國際原油價格逐步走出低谷及國際經濟形勢緩和的推動下(此期間原油價格每桶從2002年1月18日的18.02美元升至5月14日的29.17美元,漲幅為61.9%),PX價格在2002年3月底達到了485美元/噸,上漲200美元/噸以上,升幅達70%以上,漲幅巨大。PX價格的暴漲使PTA價格上漲動力十足。另外,2002年春節過后,下游聚酯、長絲價格也出現了上漲,PTA價格在其配后下一路狂漲至5月底時的高點,然而價格高漲的同時風險也隨之加大,正應了所謂“大漲之后必有大跌”的市場規律,下游的承受達到極限時成本支撐便抵不住需求的萎縮,成本壓力迫使下游減產、需求萎縮,在下游進入需求淡季及市場出現恐慌性心理的雙重影響下,PTA價格一路直線下滑,至同年7月初跌至5400元/噸,跌幅為25%。
4.第四波大行情
2002年底從5600元/噸啟動,至2003年2月下旬漲至8200元/噸,漲幅為46.4%;之后大幅暴跌至同年5月初的4400元/噸,此次跌幅為46.3%。
原因分析:美伊戰爭及非典影響
2003年價格的暴漲就是因為在美伊戰爭開始之前,PTA供應商就以美伊緊張局勢為炒作題材,使PTA價格從5600元/噸開始啟動上漲。2002年底,國際市場風云突變,中東地區局勢緊張,戰爭陰影籠罩海灣,全球性的原料供應緊張。國際市場原油及石腦油價格大漲,PX又因為亞洲市場整體供應短缺而顯得格外搶眼,PX現貨價格也直線上升。由于成本帶動,PTA價格一路飆升。至2003年2月由于聚酯原料成本始終居高不下,下游用戶對原料價格已經產生了相當大的抵觸情緒,此輪行情也漲到了終點,最高8200元/噸。2月25日蕭山會議上,21家主要聚酯企業協定減產限價,其目的一方面是聯合抵制外盤PTA價格,另一方面刺激產品的銷售疲軟狀態。然而下游市場卻持續惡化,銷售的疲軟、成本的居高不下,使聚酯企業夾在當中左右為難,多數企業在保本邊緣苦苦掙扎,對原料的需求仍在進一步減弱,漲價過快很容易導致下游市場完全脫節而全盤崩潰。3月20日美伊開戰,原油市場的表現讓人跌破眼鏡。戰爭前夕原油價格和聚酯原料價格的上漲是一種預期行為和炒作行為。因為各國在戰前已經儲備了大量的原油,一些想炒作原油發財的人將原油價格推到了12年以來的最高價位,大量吸貨的人渴望戰爭快些打響,能夠使原油價格繼續向上攀升。而戰爭開始后,原油市場卻反倒供應充足,石油供應沒有因美伊戰爭的爆發而出現嚴重短缺,這與部分人士的預測結果正好相反。原油價格從近40美元/桶下降到28.82美元/桶(布倫特現貨),原油衍生產品價格也緊跟其后快速回調,PTA價格快速下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非典接踵而來,其影響力要遠遠大于海灣戰爭。下游需求急劇萎縮,PTA價格繼續快速滑坡,行情就此超跌至階段性低點4400元/噸。
5.第五波大行情
從2005年3月的8970元/噸開始,快速下跌至同年5月中旬的階段性底部6800元/噸,跌幅為24.2%。
原因分析:需求過于低迷
2003年非典疫情過后,國內經濟快速恢復,聚酯業也進入了新一輪的發展階段。在此期間國際原油價格一路上揚,PTA行情在上游成本拉升及下游需求推動的共同作用下,一路振蕩上行,在2004年10底及2005年3月初,先后出現了兩個高點。這期間因為聚酯業快速發展,對原料的需求快速上升,PX更是成為市場的寵兒。因PX利潤過于豐厚,亞洲PX生產商都在加足馬力滿負荷甚至超負荷生產。亞洲地區的PX供應充足,生產商及提前囤貨的貿易商的庫存均處于較高水平,供過于求的結果只能是價格下跌。另外,聚酯生產的一個主要原料MEG此期也因進口量大增,行情出現暴跌。加之下游終端需求因價格的高企而逐漸萎縮,轉嫁成本開始變得越來越困難。下游聚酯市場的表現越來越糟糕,旺季不旺的特征已十分鮮明,下游織造廠和聚酯廠已經對成本的不斷上漲怨聲載道。下游被迫通過減產和限產以抵制高價原料,PTA和MEG均受到需求不振的拖累而明顯走軟。東南亞、韓國等地的PTA裝置都削減了開工率,甚至有幾條PTA生產線被迫非計劃關閉。此次行情因需求不足而大幅跌落,改變了原來一味依賴成本拉動行情的局面,至5月中旬PTA價格跌到階段性低點6800元/噸。
此期間原油價格繼續上行,屢創新高,高油價對PX市場起到的并不是拉升作用而是心理上的強勢支撐作用,夏季駕車高峰季節汽油需求會上升。同時官方及民間氣象預報機構預計,同年6—11月份的大西洋颶風將較以往更為活躍,令美灣原油生產中斷的可能性增大。一些交易商和分析師還指出,大西洋颶風季節開始,亦增加了原油的天氣風險溢價,原油行情出現了少見的猛漲。加之6月初我國81類紡織品出口關稅取消,下游需求也開始放量,另外市場也有技術性反彈要求,行情又開始了快速止跌回升走勢。
6.第六波大行情
從2006年3月底7780元/噸開始啟動,至8月底最高點11230元/噸,漲幅為44.3%;隨后行情從高位回落至今年10月中旬的8080元/噸,跌幅28%。
原因分析:原油價格大幅振蕩
經過10個月左右的橫盤整理,PTA價格自當年的3月底開始上漲,其原因是國際原油價格屢創新高,PX價格步入上升通道,PTA因成本拉升及需求開始逐漸恢復,行情重拾升勢,一路上揚。
近年來中國PTA產能增長提速。據分析,2005—2008年,中國的PTA產量增幅平均在38.7%左右,PX需求有望保持38%的年均增長率。2006年亞洲新增PX產能在174萬噸左右,2006年底亞洲PX產能可能突破2000萬噸。今年上半年有200萬—240萬噸PTA裝置投產,下半年PTA投產產能巨大(300萬噸左右)。而亞洲PX新產能增長緩慢(7月才有印度油和TPPI新產能進入),PX產量增長不足,無法滿足PTA 大量投產產生的PX需求,PX供應相當緊張,行情大漲成為必然。2006年1—10月份,PX合同結算均價為1092美元,現貨均價為1220美元。 2005年亞洲PX合同結算均價為889美元/噸,2004年PX合同結算均價為701美元,韓國的2005年現貨均價為901美元/噸。今年PX漲幅巨大,成為PTA大漲的主要動力,8月底時PTA價格最高漲至11230元/噸。
從原油現貨行情走勢可以看出,國際原油價格自8月上旬開始了近三年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暴跌。8月3日時WTI原油收盤價格為75.81美元/桶,至10月23日跌到了56.82美元/桶,跌幅高達25%。油價暴跌的原因主要是,美中日等五大用油國討論聯手平抑油價、中國乃至全球經濟開始降溫、伊朗問題緩和、颶風威脅有限、投機基金做空原油、伊朗核問題沒有影響國際原油供應、美國汽油需求減少冬季用油高峰還未到來、颶風對墨西哥灣生產設施未造成破壞等因素。另外,8月下旬以來,聚酯用戶就開始感覺到成品產銷率明顯下滑,并長時間在低水平徘徊。聚酯廠家在銷售以及庫存方面承受了巨大的壓力,直接結果就是聚酯運行負荷降低。這樣以來市場對PTA的需求也自然下降。除了受油價回落和芳烴市場整體交易低迷的影響之外,亞洲范圍內PTA裝置的大幅度減產也對PX形成了很大的利空威脅。特別是9月中下旬以來,隨著PTA減產力度的不斷深入,亞洲PX現貨從供應偏緊到明顯過剩,整體的供需狀況發生了根本性變化,PX行情的下跌態勢也在加劇。一方面是需求萎縮,另一方面是成本大幅下滑,PTA價格唯一的出路只能是大幅度下跌,至10月下旬PTA內盤價格跌至 8080元/噸。
10月下旬,因聚酯原料國內主要供應商10月合同結算價低位出臺,下游聚酯企業利潤增加,運行負荷快速上升,市場對PTA的需求也開始放量。10月中下旬,PX現貨價由1063美元/噸回彈至1120美元/噸。在這種情形下,PTA價格開始止跌走穩。
7.第七波大行情
在經歷上下游共振的良好基本面格局后,進入2010年11月份,PTA現貨市場走出一輪史無前例的暴漲行情,PTA走勢演繹到現在,已不能單純用基本面去解釋其上漲原因,現貨市場價格在八個交易日內上漲3000元/噸,漲幅達35%,多頭已經占盡絕對性優勢,而空頭也已潰不成軍。
三、結論
通過對近幾年PTA價格大幅波動的原因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除第一波大行情是因PTA供求矛盾而起的外,其余5次行情大漲都是因為原油價格大漲、PTA成本上升拉動的?梢娫蛢r格的大幅度波動必然帶動下游產業鏈上每個產品行情的變化,PTA行情的變化在多數情況下都屬于成本拉動型的。然而供求關系的變化也是不容忽視的影響因素,每次行情大跌落都是下游承受能力達到極限、需求萎縮致使原料供過于求,導致PTA價格自然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