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9日-31日中國化纖信息網在杭州舉辦了“第十屆中國杭州化纖論壇”,數千名化纖生產企業、貿易商和專業研究機構人員參加了本次論壇。相關專業人士對化纖行業前景進行了探討分析。
觀點:
PX(對二甲苯):前兩年全球PX產能增長較快,高于消費需求增長,PX開工率下滑至81%附近。但從今年起全球PX產能增速回落,PX開工將逐步恢復至90%以上。預計未來3年,全球PX需求增長將超過1000萬噸,但供應增長不到600萬噸,PX供應很有可能出現缺口。此外發達經濟體煉油開工率下滑、原料結構調整等因素也可能會減少PX的供應。未來PX行情有望繼續維持強勢。
PTA(精對苯二甲酸):隨著國內PTA期貨的推出,PTA的金融屬性增強,目前PTA行情將主要受到PX成本推動。從全球來看,PTA供應增長遠大于需求增長。按目前已規劃項目的進度,國內PTA有效產能在2013年將達到2840萬噸;如果全部意向投資全部落實,產能將達到3600萬噸以上,較2010年翻一倍。亞洲除中國市場以外,需求增長緩慢,均沒有消化新增產能的能力,因而在中國、印度新增產能投產后,市場競爭將變得激烈。
MEG(乙二醇):去年全球MEG有效產能增長10%以上,未來兩年新增產能速度將放緩。由于天然氣-乙烷路線在成本上具有絕對競爭力,中東地區乙二醇成本只有不到其他路線的1/3,將成為今后MEG生產主流工藝。國內煤化工乙二醇生產成本只相當于60美元/桶以下石油法成本。未來1-2年,全球乙二醇新增產能不多,隨著下游需求的快速增長,乙二醇供應過剩局面當得到緩解。但隨著2012年后國內的煤化工路線的新增產能逐步投入,產能可能再度過剩。
聚酯短纖:去年隨著棉花價格的大幅上漲,作為其替代品的聚酯短纖價格也經歷一個迅速上漲的過程。行業景氣程度提高促使相關企業紛紛擴充產能,預計2011-2012年國內將有150噸短纖產能的投放,相對目前500萬噸左右的產能將有30%的增長。目前國內的短纖行業依然存在著差別化率低、附加值低等缺點,短暫性行業利好可能會引起未來幾年產能劇增,可能重新導致行業的低迷。
滌綸長絲:滌綸長絲來自上游的成本壓力逐漸增大,終端產品提價困難。加之未來兩年滌綸長絲產能將有50%以上的增加,滌綸長絲行業也將面對景氣度下降的問題。
目前化纖行業正在面對著成本高企,下游提價困難的處境。整個產業鏈的盈利逐步向上游集中,預計像2010年那種全行業維持高景氣程度的情況在短期內不會再次出現。并且隨著國內流動性的逐步緊縮,下游企業可能會進入新一輪的去庫存階段,阻礙成本轉移通道,抑制化纖產品行情的向上空間。但受上游成本支撐,短期內化纖產品價格也很難出現大幅回落,短期內可能仍以弱勢整理行情為主。綜上考慮,我們給予化纖行業“中性”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