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地震給產業界帶來的“余震”未息。日本地震導致的石化裝置停工已造成亞洲地區大部分石化品價格連續上漲。而到4月19日為止,資本市場上化工類股已連漲數天,成為近期最引人注目的板塊。
多個化工品種漲價
來自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地震發生3天后,亞洲對二甲苯市場價格就一路上揚,3天內上漲了145美元(噸價,下同)。這主要是JX日本石油公司在川崎和鹿島的3家工廠停工所致,此后價格有所回落。而異構級二甲苯現貨價格則自3月11日以來平均上升了195美元,漲幅17.8%,到4月初價格已達1290美元。
因地震原因,日本這個月的丁二烯出貨也被迫推遲或取消,加劇了該產品全球供應緊張的狀況,該品種現貨價格自地震以來已上漲了200美元以上。
此外,亞洲聚氨酯領域的價格上漲壓力也不小。由于三井化學公司鹿島的12萬噸/年工廠仍然停工,無法向中國市場供應產品,這導致甲苯二異氰酸酯(TDI)價格大漲。
目前,4月份TDI合約結算價格已高于3月合同價,而5月份的價格可能更高。業內預計鹿島TDI工廠將停產至6月份,完成檢修后方能恢復生產。
此前,聚氨酯大廠拜耳材料科技已宣布自5月1日起提高其所有在歐洲、中東、非洲地區的聚氨酯業務產品,提價幅度為300歐元/噸。
至于丙二醇市場,隨著日本加入進口貨物的競爭,也推動了該產品價格走高。過去幾周內,桶裝醫藥級丙二醇價格大幅上漲,平均漲幅達5.5%或115美元,升至2075美元和2025美元。一些日本買家為了確保其下游生產裝置安全運行,甚至愿意以高于2300美元的價格購貨。
最后,地震還使日本從苯酚凈出口國變成進口國。由于供應緊張,日本買家只能進入現貨市場購買苯酚。過去幾周中,亞洲苯酚現貨價格平均上漲了約5%。而三菱化學至今仍未重新啟動其在鹿島的苯酚/丙酮工廠,該工廠可年產25萬噸苯酚和15萬噸丙酮。
對油價走勢的判斷存分歧
不過,對于后市,目前業內觀點有一定分歧。一位行業分析師表示,由于國際油價近期一直在100美元以上高位徘徊,因此二季度化工業利潤會受一定擠壓,但業界看好價格傳導后下半年化工業的盈利前景,這成為近期化工板塊異動的原因之一。
“不過,反之,一旦油價繼續上漲并影響需求,則化工板塊的盈利可能只會曇花一現。對油價走勢的判斷正是當前的分歧!鄙鲜龇治鰩熣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