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宜全說,石獅海博會在臺灣有很高的知名度,心儀已久,但自己的紡織產品一直是面向歐美市場,這次是第一次來到石獅,第一次在大陸參展。真是百聞不如一見,石獅濃厚的紡織服裝產業氛圍,有強烈的震撼力。
在海博會臺灣館東紡展位上,參觀者絡繹不絕,僅開幕當天,就有上百位企業代表主動要求詳細了解產品特性,有近50家企業希望會后能從臺灣寄樣,合作意愿十分強烈。中國大陸是全世界成長性最高的市場,大陸是臺灣紡織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新空間,直接在大陸紡織產業集聚地之一的石獅開設新窗口,建立辦事處,不啻為明智和長遠的選擇。
東紡在臺灣有著30多年的發展歷史,以研發和生產長纖類休閑服裝面料見長,年產能超過億米,市場方向以歐盟、美國為主,長期與Vans、QuikSilver、Nautica、Ronhill、Rossignol以及臺灣鱷魚等國際著名品牌服裝企業合作,成為其指定面料提供商。中國大陸也將涌現出更多的國際知名品牌,消費水平也在逐步提升。紡織業在臺灣曾被認為是“夕陽產業”,但“夕陽”卻總也沉不下去,臺灣紡織業科技含量越來越高,像納米技術在臺灣紡織業的應用就很普遍,與石獅紡織產業對接潛力極大。
第一次參加海博會,臺灣東紡在與石獅及周邊地區服裝企業交流時發現,大陸休閑服裝企業對面料的品質有較高的要求,而防雨、抗皺、吸濕、排汗等功能性要求正是臺灣東紡功能性面料的強項。東紡主推的功能性時尚運動休閑面料在大陸有極強的適應性。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已正式簽訂,中國大陸同意對臺灣降稅的早期產品收獲清單中,紡織產品有136項,臺灣東紡的紡織產品可享受早收清單降稅優惠,在ECFA新時代,臺灣紡織產業進入中國大陸市場、臺灣東紡在石獅設立合作與交流的市場“窗口”正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