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標準工作會在現有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基礎上,進一步制定紡織品生態安全方面的標準,推動我國紡織服裝企業對環保、安全及衛生等技術要求的重視和了解,促進企業管理和生產工藝的不斷改進,促進紡織產業的升級換代和出口創匯。
產業用紡織品標準:相對滯后,亟待跟進
產業用紡織品是紡織工業新的經濟增長點,近年來發展極為迅速,但針對產業用紡織品的標準工作則顯得相對滯后。孫錫敏說,標準是隨著產業的發展和成熟而不斷完善起來的,產業用紡織品的迅速發展對標準的制定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同時,他表示,產業用紡織品的生產和應用分屬不同的行業和門類,因此,相應標準的制定往往不是一個部門能單獨完成的,比如一種新型材料用在了建筑上,這就需要建筑部門的協作和配合來制定這種新型材料的標準。
“十二五”期間,產業用紡織品方面的標準工作將圍繞產業相對成熟和應用比較廣泛的產品展開。在紡織標準研究的16個子項目中,有一項是汽車用紡織品系列試驗方面標準的制定。據介紹,國外汽車用紡織品性能檢測方法標準較多,對于一般性能均采用普通紡織品現有標準。對于汽車紡織品所需的特殊性能,國內外大多采用SAE和知名企業各自的內部標準,試驗方法不統一,試驗數據沒有可比性。為此,“十二五”期間的標準工作將集中完成一系列汽車用紡織品材料的特殊或專有性能檢測方法標準,并且制定和完善相關產業用紡織品的標準已列入《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紡織機械標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紡織機械的先進程度、技術水平直接決定了紡織產品的性質和特點,因此隨著中國紡機產業的發展,紡機標準的建設及完善就成為“十二五”標準工作的重點之一。
在“十二五”紡織標準研究的16個子項目中有2項標準專門針對紡機行業,分別是,紡織機械安全標準制定和新一代紡織成套設備技術標準的制修訂。前者將以國際標準ISO11111和GB/T17780系列標準為基礎,對行業重點機械設備制定安全標準和文件,完成《紡織機械安全要求》系列標準的制定。
后者將在現有標準基礎上,做好新一代紡織成套設備技術標準的升級,重點圍繞高效紡紗生產線、差別化高性能纖維制造成套設備、新型非織造布設備、節能環保印染成套設備、數字化智能化紡機控制系統、機電一體化無梭織機以及電腦控制針織系列設備等相關技術標準,完成70項技術標準制定和修訂計劃,建立較為全面的紡織機械專業標準體系,逐步解決行業標準覆蓋不全和新產品的標準滯后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