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連降五月供需仍偏緊 滬膠望在區間下沿企穩
2011-4-27 來源:證券時報網
關鍵詞:天膠 滬膠
滬膠本周大幅走低。主力合約1109在周一大跌4.34%以后,周二繼續大幅下挫。1109合約收于32900元/噸,下跌2.72%。
盡管膠價連續下跌,但天膠庫存同樣跟隨下跌。國內交易所庫存呈現連續減少,上周上海庫存減少1222噸,降至14717噸。自去年11月26日以來,庫存已連續5個月出現下降。
從基本面上看,天膠供需仍舊呈現緊張的局面。這主要與前期泰國大洪水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此次泰國因洪水損失了2萬畝的橡膠。產量具體損失數據到目前為止,說法不一,還不能做出準確的數量評估。
從第一季度的情況來看,有幾方面的原因導致今年全球天膠的總產量不及年初的預期。除了泰國洪水,由于前期低溫導致海南和云南推遲開割,中非的內戰等因素都影響今年天膠的供應。另外,生產成本的不斷上揚也是支撐膠價的一大重要原因。
另外,泰國等產膠國政府對市場的干預也是支撐膠價的重要力量。之前的膠價大跌在泰國政府的干預之后很快轉跌為漲便是一個最好證明。
對需求而言,輪胎行業、乃至汽車行業的發展前景都與天膠息息相關。中國2009年和2010年兩年汽車銷量的大爆發已說明了中國汽車消費的潛力是非常巨大的。汽車不再是一種奢侈品,而是逐漸像彩電、冰箱、洗衣機等家電一樣“飛入尋常百姓家”。消費水平的更新換代會在很長一個時期內推動中國汽車消費的增長。對于2011年來說,汽車行業可能會暫時面臨一些困難。
從第一季度的銷售數據看,增長速度已有了明顯放緩,除了1月份的銷量由于去年年底的銷量延后計算導致井噴式增長以外,隨后兩個月的銷量同比增速均在兩位數以內。優惠政策的退出、大城市治堵限購政策的推出,都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汽車銷量。
從影響上來看,我們還是要區分短期和長期的作用:中國的汽車行業已到了快速增長的一個區間,政策上的影響是次要的。
市場目前利空的最大作用還是來自于貨幣政策的緊縮。3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達到5.4%,而此前幾個月CPI數據也高居不下。通脹壓力迫使央行多次運用上調利率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等貨幣工具對市場進行干預。從貨幣供給增速上看,目前M2與M1都是跌至相對的低位,而第一季度的新增貸款也同比下降了13.30%。從現貨市場上來看,目前企業的資金也是面臨非常緊張的局面。貨幣政策的作用對于整個市場而言是有著非常重要甚至決定性的影響。
因此,目前天膠市場面臨這樣一個矛盾:基本面市場仍表現緊張,盡管短期需求不足,但在一個中長期內,供應增速預期將趕不上需求增速。從貨幣資金面來說,政策緊縮的迫切性是顯而易見的。目前膠價處在一個大箱體震的邊緣。膠價是否能夠對箱體下沿進行有效突破尚未可知。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藍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