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科學家首先讓實驗者進入功能磁共振成像機器,隨后為實驗者播放一些折磨身體某部位的視頻,在實驗者觀看一段時間后,科學家會拿著視頻里出現的給人帶來痛苦的工具在實驗者身上輕輕拍打。科學家在這個實驗中發現,多數實驗者在觀看視頻時會激發起內心的同情,甚至自身也仿佛感覺到了視頻中承受者的一些痛苦。科學家隨后在這些“感同身受”的實驗者的大腦影像中發現,當他們被激起同情心時,大腦的某個區域會亮起來,而這個區域與視頻中痛苦承受者在承受痛苦時的大腦反應區域相同,科學家將此效應稱為“移情植入效應”,即這些被移情植入的人會與視頻中的人有同樣感受。相反,沒有被激起同情心的即沒有成功被移情植入的實驗者,他們的這部分大腦區域就不會亮起,反而會亮起其它不同的大腦區域。
這個測試不僅能夠測驗出實驗者所具有的同情心,同時還能進一步研究到情感,理性,感覺這三種東西是如何在人類的大腦中相互作用的。科學家通過該試驗還發現了人類大腦活動時的兩個不同系統,其中一個為集合系統,它會將人們所見到的一些事物特點進行整理收集,隨后儲存進記憶區域中。另一個系統則是識別系統,即當人們碰到曾經見過的事物,大腦會立即調出曾儲存在記憶區域中的數據來對事物進行識別。在人們遇到熟悉的事物時,這兩個系統就會在大腦中相互作用。除此之外,大腦中還有兩個“彼此依存”的視覺系統和邊緣系統,人類的情緒就是這兩個系統相互作用的產物。
據科學家介紹,這個大腦功能磁共振成像機器還在完善中,他們將會努力研究人類在其它心理時大腦的活動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