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綸鏈產品持續攀升 一季度錦綸鏈產品行情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原料CPL價格承接去年以來的上漲行情持續攀升。3月初,CPL價格已經攀至歷史最高值。錦綸切片和錦綸長絲也緊隨其后,同步上漲。 2.本輪上漲行情以成本推漲為主,但成本傳導能力越往下游越弱。 3.外盤價格高于內盤價格,外盤行情先于內盤行情變化,是行情變化的主導者。2011年第一季度錦綸鏈產品毛利增加,主要集中在CPL產品。年初CPL與純苯差價約為1700美元/噸,與2010年四季度基本相當。此后,CPL與純苯價格差逐步穩定。到3月下旬,CPL與純苯價格差已縮小到1350美元/噸。錦綸切片平津加工區間則變化不大。錦綸長絲POY86D加工區間多數時間穩定,并保持一定贏利。3月上旬后,錦綸長絲開始徘徊在盈虧平衡線附近。除受紡織市場需求平衡增長、原油價格上漲等因素的影響之外,錦綸鏈產品行情的演變還有如下重要因素。一是錦綸簾子布需求的明顯增長為CPL上漲提供了重要基礎。二是民用錦綸纖維保持較快發展,市場錦綸及混紡(織)服裝面料繼續受到青睞。
腈綸產業鏈復興 “腈綸產業鏈復興”,“重復2010年走勢”,這樣的市場預期被一次又一次的驗證。2011年第一季度,國內腈綸市場行情提前來到高位,且部分價格突破歷史新高。依舊是在上半年,依舊是腈綸的傳統淡季,腈綸及原料丙烯腈價格2010年年底開始蓄勢而發,2月初就開始了復興之路。 2011年第一季度,腈綸產業鏈繼續著神奇的表現,產品鏈各個部分出現了不等的贏利狀況,利潤主要集中在丙烯腈產品段上。1-3月,丙烯腈與丙烯的平均價差達到9200元/噸左右,其中3月中旬最高,達到9675元/噸。同期,腈綸產品與丙烯腈價差在4200元/噸左右,其中2月中旬最低達到3500元/噸,產品利潤出現虧損500元/噸左右。 影響2011年一季度腈綸行情的最主要因素是原料供應的短缺。日本旭化成、韓國泰光和美國綠湖丙烯腈裝置在1-3月有不定期的檢修,造成市場現貨供應緊缺,導致丙烯腈現貨價格上漲。1-3月,國內丙烯腈進口約15.3萬噸,同比增長65%左右。但其中現貨量十分有限,基本占比在20%左右。現貨進口量的緊缺及國內供應量的短缺,使貿易商抓住時機配合外盤推漲。另外,其間由于地緣政治因素引發的原油價格與丙烯價格上漲也促進了行情的上漲。 后期市場或將小幅上漲 目前看,市場空方力量占優,后市仍有下跌空間,但深跌可能性不大。
2011年上半年的剩余時間里市場多空因素如何演變,是疾風驟雨還是陽光雨露,值得我們認真分析,未雨綢繆。
經濟環境影響。
2011上半年我國貨幣政策明顯趨緊,下半年是否繼續趨緊以及是否加息還不確定。出口退稅政策是否會再次調整目前也只是謠傳。此外,人民幣美元匯率波動也將影響化纖紡織市場。我國已經啟動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一般認為人民幣不會迅速升值,但可能升值3%~5%,如此將對紡織服裝出口造成一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