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一反常態地出現連續暴跌,而知名投行反復無常的言論更加深了投資者的疑惑,油價暴跌似乎沒有明顯的道理,不過最新公布的數據給出了一些解釋。
國際能源署(IEA)上周發布的最新月度《石油市場報告》首次披露出高企的油價已開始抑制需求、尤其是在北美地區。3月份,全球石油消費量基本持平,同比僅增長了0.4%,為2009年年中以來最小的增幅,發達國家總需求下降了2.8%。IEA預計,今年發達國家石油產品需求將每日減少23萬桶,按年下降0.5%;而發展中國家將增加150萬桶,按年增長3.6%。全球石油需求因此將增長1.5%,不及2010年3.3%增速的一半。
另一大能源機構——美國能源信息署(EIA)上周公布的月報也調降了今、明兩年的原油需求預估及原油價格預估。EIA將2011年全球石油日需求增長預估下調12萬桶至140萬桶,將2011年美國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WTI)均價預估值下調了4美元至103美元/桶。
在原油需求數據公布之前油價已經率先下跌,5月5日和5月6日的兩個交易日里,國際油價跌幅超過10美元,暴跌行情中投機資金大手筆做空推動作用明顯。
投機資金多處做空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10日的當周,紐約商業期貨交易所(NYMEX)的原油期貨中,主要由投機資金持有的非商業頭寸發生明顯變化,當周多頭大幅減少18726手,而空單則增加了14086手,凈多單減少32812至211514手,降幅超過10%。
“我曾經對非商業凈多頭數據的變化與國際油價的走勢進行過分析,在過去的多年里,當非商業凈多頭減少10000手時,平均導致油價下跌3美元”光大期貨能源分析師劉月來告訴記者,截至5月10日的當周非商業凈多頭下降超過三萬余手,能夠解釋國際油價在5月5日和5月6日兩天超過10美元的跌幅,顯示出投機資金大幅做空是油價暴跌的主要原因之一。
除了在原油期貨中大手筆做空之外,大豆、豆油、小麥、玉米期貨的非商業凈多單也出現了明顯減少,顯示投機資金也同時在這些品種中做空。
IEA在報告中表示,投資者擔心高油價沖擊經濟增長,同時美國、中國和德國的疲弱經濟數據印證了這一擔心,帶動了獲利了結情緒,導致油價出現調整!暗S著塵埃落定,油價可能再度攀升,市場的多頭走勢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IEA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