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陶氏汽車系統業務部總經理StevenHenderson接受了采訪,StevenHenderson就陶氏化學汽車業務、本土化進程等,回答了記者的問題。
陶氏汽車系統業務部總經理Steven Henderson
記者:2010年陶氏汽車在中國的表現如何?
StevenHenderson:從增長率來說,毋庸置疑,中國肯定是遙遙領先于全球水平的。在中國之后是北美,北美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汽車產量下降了很多,現在慢慢地恢復起來了。從產品線來說,我們目前全球所有可以實現商業化的技術產品都已經在中國銷售了,最先進的技術已經帶到中國。
記者:陶氏的材料科學全球領先,在汽車領域的業務重心是什么?
StevenHenderson:有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膠黏劑系統,剛剛提到的一些安全性方面,包括舒適性方面的粘接劑陶氏都可以提供,也可以用來做一些輕量化的優化;第二個部分是高性能解決方案,包括聚氨酯用于內外飾的產品、環氧劑的復合材料、剎車油等,涵蓋不同類型的產品;最后一個是動力系統,包括排放控制,產品還在研發和建設當中,引入中國還要再過幾年,是未來的發展重點之一。
記者:陶氏汽車在中國的本土化進程如何?
StevenHenderson:本土化生產非常重要,(文章來源環球聚氨酯網)陶氏在泰國新建了環氧丙烷生產廠和彈性體生產廠,致力于亞太市場。在中國,我們也有一系列的本土化項目,其中兩個項目同膠類相關,一個項目同聚氨酯多元醇相關。
我們新投資購買了一系列最新的設備和器材來增強陶氏汽車系統業務部的研發能力和本地技術服務能力。這些投入使得我們能夠提供本土化的技術支持,包括質量管控和新產品開發。為了更好地服務于本土市場,從去年開始我們進行了組織調整,尤其是中國。建立了本土的專業化團隊能夠去開發新的市場,包括商業運輸服務,例如公共汽車、鐵路、地鐵等新的領域。
本土化團隊同國際團隊聯系密切,我們能夠將最先進的國際化經驗帶到中國。也會將中國的需求和開發輸出到國外,成為真正的全球化的供應商。陶氏一直致力于貼近客戶,通過提供我們的技術和工程技術研發能力來幫客戶解決問題,從而實現自身的發展。2011年將會有一系列產品實現國產化,是非常關鍵的一年。
記者:陶氏一直是一個創新型的公司,這種創新體現在哪些方面?
StevenHenderson:陶氏化學公司是最大的材料化學公司之一,加上工程服務能力和本土化經驗,三者結合起來就會產生創新機會,體現在四個方面。
輕量化解決方案方面,我們的雙組份聚氨酯粘合系統可以實現不同類型材料的粘合,提供了很多靈活性給設計工程師,推動輕量化材料在汽車中的使用。因為輕量化的需求,整車廠商越來越多地應用新型復合材料,陶氏汽車的環氧樹脂與聚氨酯復合材料,可以取代金屬與其他復合材料。
安全性方面,隨著汽車制造工業越來越成熟,汽車制造商也會越來越注重應用綠色技術,從制造工藝上提高競爭力。安全不僅指汽車本身,也包括整個制造過程中的安全性能。例如我們的結構膠就能提高彈性,避免為了與金屬粘合時在固化過程中導致的熱變形。這也是根據廠商需求開發的新產品。
汽車的質量方面,我相信大家都有這個感受,新車坐進去,總覺得有一股味道。這個問題已經越來越多地被提出,陶氏配合客戶也做了一些努力,研發低揮發性的聚氨酯體系,用于汽車座椅。
排放控制方面,不同地區和國家的排放要求不一樣。但是無論什么要求,都是致力于不斷提高對排放的控制。陶氏汽車部借助陶氏材料科學能力,開發了一系列的產品用于直噴式柴油和汽油發動機的微粒過濾器。
記者:這些創新產品的競爭優勢在哪里?
StevenHenderson:隨著引擎技術發展越來越快,在引擎附近應用的材料也越來越嚴。即使在環境比較惡劣的環境下,我們的產品也可以有非常有優異的表現。這是我們區別與競爭對手的主要優勢。
記者:陶氏在在新能源汽車的技術方面做了哪些研發工作?
StevenHenderson:陶氏一直在做包括電解液、陰陽極材料、隔離膜方面的研發工作,也建立了一個合資公司 DowKokam,以后會給一些OEM廠商提供電池解決方案,此外輕量化的粘結劑和復合材料也可以用于電動車。新能源汽車的輕量化是非常大的挑戰。我們也在研究新的熱能儲備,比如汽車引擎在運轉的時候會產生熱量,如何把這些熱量儲存起來用到其他的地方,提高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