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S應用領域亟待擴大
在百度中搜索聚苯硫醚詞條,相關結果有130萬個。有資料顯示,PPS應用領域十分廣闊,涉及電子電器、精密機械、汽車、摩托以及石油、 化工等行業。近年來,隨著電子電器、汽車行業的高速發展,PPS應用領域逐步擴大,市場前景極為廣闊。但目前,國內真正具有生產聚苯硫醚產品能力的企業為數不多,產量不足以滿足國內日益增長的需求。一些聲稱有PPS的企業大多數屬于貿易型公司,并不具有纖維級聚苯硫醚生產能力,這使得我國PPS的發展在某種程度上受到制約。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熔紡研究室主任黃慶認為,PPS纖維作為一種新型耐高溫材料,其應用領域遠沒有得到充分開拓,我國在PPS市場的應用開發上仍顯不足。“如電池隔膜、新型復合材料等,比起國外來,我們有不小差距。怎么應用?如何開拓國內國際市場?是應當重點研究的問題。”他說,“此外,在PPS的市場化商業運作上,我們更是落后于發達國家“
隨著PPS應用領域的快速發展,國內外多家廠商和一些投資者均有意介入PPS樹脂及纖維級產品的生產中,一方面反映了國內正在形成PPS生產熱潮,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將形成國內外互相競爭的態勢,這將有利于PPS在國內的進一步推廣以及市場和應用領域的擴展。 不久前,受日本大地震的影響,地處日本福島地區的吳羽公司可能面臨停產,這將進一步加劇全球PPS生產與需求緊張的態勢,加之近年來汽車、電子工業對PPS的總需求量還將進一步擴大,這為全球PPS樹脂生產商和纖維企業提供了擴大產能的絕好機會。我國作為PPS新型纖維生產的后起之秀,國際PPS市場格局的大變革,必將為整個產業帶來巨大的影響和挑戰,同時,也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業內專家指出,結合國內外PPS及新材料的發展動向,在發展新型PPS類材料品種、開發PPS新合成方法的基礎上還應當著力抓好新型改性材料及專用材料的研制開發,積極穩步地開發新型PPS復合材料及改性品種,盡快建立更大的規模化生產裝置,以滿足國內需求。其中,盡快建立年產5000~8000噸級的PPS樹脂生產線,是中國PPS發展的當務之急和戰略舉措,對于打破國外技術限制和封鎖,滿足國民經濟以及軍工各領域對高性能結構材料的需求具有重大意義。目前,解決PPS樹脂、纖維生產制備技術產品品種少、高性能產品少、產能亟待擴大等問題將成為我國PPS產業下一步發展方向。
PPS產業化水平有待提升
據了解,國外PPS主要使用在工程塑料方面,纖維只占使用量的5%~10%,然而我國PPS纖維使用量占世界PPS纖維使用量的60%左右,成為名副其實的應用大國。我國是能源消耗大國,電力構成以煤、電為主。隨著國家對環保要求的提高,使用PPS袋式除塵成為必然。但據記者了解,我國許多電廠由于種種原因,并沒有大量使用PPS袋式除塵。究其原因,主要是出于經濟和長期使用慣性的考慮,將傳統的靜電除塵改用袋式除塵,電廠積極性不高。其次靜電加袋式除塵的方法,由于靜電產生的臭氧等化學反應,縮短了布袋的使用壽命,使通常可以使用2~3年的布袋大大縮短,一般不足8個月,這無疑增加用戶的成本。另外,由于我國目前的PPS 纖維使用與需求存在缺口,使PPS在袋式除塵領域的應用受到一定制約。
對于我國面臨的PPS產能快速擴大、但產量一直不高的局面,四川省紡織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王樺分析認為,這主要與生產不穩定,消耗比較大,成本不能有效降低有關。他說,我國在樹脂純化及溶液回收體系等方面的水平,與國外發達國家仍然存在很大差距。王樺認為,我國雖然已經成為PPS纖維生產和使用大國,但產量十分有限,每年實際產量在2000~3000噸左右。“一是受上游原料供應不足的影響,二是國內纖維產品質量不是很穩定,因此,我國纖維級PPS一直不能滿足國內需求。”他說。
面對這些問題,有關專家指出,還需要國家有關部門繼續大力扶持,行業和企業共同努力,全面提升國產PPS纖維及復合材料的產業化水平,為相關產業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