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天津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化工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張宇峰教授,中國環科院標準所陳艷卿研究員、中原工學院紡織學院副院長朱正鋒教授等7位專家組成的鑒定委員會,對該集團簾子布公司完成的“化工生產中己二胺廢水處理新技術研究與應用”、“合成纖維紡絲油煙廢氣凈化處理技術裝置研究與應用”兩項環保技術進行鑒定。專家們認為,兩項技術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一致同意通過鑒定。
“化工生產中己二胺廢水處理新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針對己二胺工業廢水溫度高、負荷波動大、可生化性差、氨氮不能達標的難題,從工藝技術路線選擇、系統運行工況等方面進行了研究和攻關。項目對各個處理單元進行科學合理的優化與完善,通過強化水解酸化處理技術的研究,有效解決了進水PH值偏高的影響。同時應用“硝化菌菌種”成功改良系統菌群,建立了良好的脫氮技術,開發出適合己二胺廢水處理的新工藝,實現己二胺廢水處理工藝穩定運行,COD、氨氮排放指標優于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 8978-1996)一級標準。己二胺廢水處理技術于2009年投入使用,并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
“合成纖維紡絲油煙廢氣凈化處理技術裝置研究與應用”項目,通過對尼龍66紡絲油煙的產生和組成、油煙廢氣凝集物物理特性等實驗研究,發現了合成纖維紡絲油煙廢氣煙霧粒子在特定電場荷電被高效捕集的特性,確定了油煙凝聚物保持可流動性的溫度范圍。在此基礎上,研制出紡絲油煙廢氣凈化處理成套技術裝置,采用蒸汽均勻性伴熱技術和列管立式電捕集器,油煙去除率達到95%以上,運行穩定可靠、自動化程度高、操作維護方便、運行費用低,攻克了合成纖維行業油煙處理難題。此項技術已在該公司滌綸絲項目和尼龍66中低旦絲項目中成功應用,獲得國家實用型專利,并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
專家們聽取了兩個項目課題組的匯報,審閱了相關鑒定資料,經咨詢、質疑、答疑和認真討論,專家們認為,兩項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為實現節能減排目標、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和保護環境發揮了重要作用,建議在相關領域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