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1日,江蘇省硅酸鹽學會玻纖玻鋼分會組織復合材料方面的高校專家、企業家及行業專家共同研討江蘇省復合材料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以及江蘇省纖維復合材料“十二五”發展規劃。這次會議的召開是應江蘇省經濟信息委的要求,調研江蘇省非金屬復合材料的發展,了解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而召開的。省經信委原材料處處長、江蘇省中硅會等領導出席會議。
此次會議在南京玻纖院召開,由省學會秘書長趙鴻漢老師主持。首先玻纖院趙謙院長對各位專家的到來表示歡迎,同時也表達對江蘇省復合材料發展的積極關注。趙院長談到江蘇省目前纖維復合材料產業發展良好,即有做得好的成規模的上市公司或大公司,如中復連眾、中材科技、江蘇九鼎、常州長海、江蘇中亞、常州天馬、亞邦樹脂等;也有一批充滿活力的新企業,如南京聚隆科技、常州潤源經編等;還有一些有特色的產業集群,如南京東屏復合材料工業園、張家港玻纖增強菱鎂板等;同時也有多所高校從事相關的學科研究,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東南大學、江南大學等。趙院長談到,這次經信委組織地調研活動貫徹了省里“創新驅動核心戰略”,我們纖維復合材料行業將共同研討,并同時配合江蘇省制定相關的“十二五”產業規劃,推動江蘇省復合材料行業的發展。最后,趙院長簡要介紹了南京玻纖院的重點產業發展狀況以及為行業服務的情況,同時也表示希望和到會的單位加強合作與交流。
經信委的李繼峰處長到會表示這次調研活動要多聽取非金屬復合材料行業的專家意見,共同規劃好這一產業發展。
會上行業老專家姜肇中教授介紹了江蘇省非金屬(纖維)復合材料新興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的討論稿。此規劃充分考慮了產業鏈與應用相結合,體現出了非金屬復合材料能夠在國民經濟中發揮出節能減排的優勢,體現出新興產業和新材料的特點,同時考慮我省的復合材料特點,勾畫出了十二五規劃的框圖。
在規劃中首先介紹了該行業的發展現狀,從玻纖及其制品、玻璃鋼、不飽和聚酯樹脂、碳纖維及高性能復合材料、新型建材5個方面進行了總結。目前江蘇省的玻纖產量全國第五、收入全國第二,產品收入高、附加值高;玻璃鋼產量全國第二;不飽和聚酯樹脂產量全國第一;碳纖維生產量全國第一;新型建材玻鎂板的生產技術全國領先,綜合起來,江蘇省的纖維及復合材料行業發展全國排名第一。但也存在著缺乏行業規劃、未安排必要的投資計劃及項目、產業鏈的協調不力、缺少產業集群領導等問題。
規劃對目前江蘇省非金屬復合材料的發展環境進行了分析,這其中的有利因素包括(1)市場化程度高;(2)企業機制靈活,民營改制企業、上市公司競相發展;(3)制品開發積極性高、力度大,全國領先產品多。(4)配套能力強;(5)技術優勢明顯。不利因素有(1)能源供應受制約;(2)包含勞動力在內的成本高;(3)企業環保成本高。
規劃對市場前景進行了分析,制定了“十二五”規劃總體要求,主要實現以下幾個目標:
堅決貫徹國家節能降耗的總體要求。各企業切實加強本身的節能降耗工作(其中池窯法拉絲能耗:≤0.8噸標煤/噸紗,玻纖制品萬元增加值能耗:≤1噸標煤/萬元)。同時努力促進相關行業節能減排。
形成完整、高效、有活力的產業鏈配套格局;
加快企業技術改造,努力推進生產機械化、自動化和現代化,企業綜合競爭力國內領先,人均GDP保持全國第一。
形成非金屬(纖維)復合材料新興產業;
服務于主導產業及發揮復合材料優勢,與電子電氣、交通、能源、新型建材形成產業聯盟。
“十二五”江蘇省非金屬復合材料新興產業經濟發展目標
|
玻纖 |
玻璃鋼 |
不飽和
聚酯 |
碳纖維及高性能復合材料 |
玻纖增強、膠凝建材 |
全行業 |
產量(萬噸) |
30(玻纖紗) |
70~75 |
90~100 |
6000噸 |
玻鎂板9000萬m2玻纖貼面石膏板3000萬m2 |
-- |
銷售收入 (億元) |
200(玻纖及制品) |
150 |
100 |
35 |
15 |
500 |
規劃還針對發展目標制定了主要措施;以及確立了主要規劃項目。
在此次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研討會上,與會代表進行了充分地交流。大家一致認為,江蘇具有良好地發展復合材料的環境,高校、企業、研究院資源齊全,且產業鏈中各個環節均有涉及,在每個環節上均有技術實力。加強產業鏈的合作是下一步發展復合材料的關鍵,也是突破技術瓶頸、獲得更多資源的關鍵。大家希望能成立產業聯盟,加強合作,同時獲得省政府給予更多的政策和經濟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