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浙江省有序用電工作協調小組發文調整全省有序用電方案:從即日起,有序用電錯避峰等級從原來D級錯避峰240萬千瓦,調整為新的C級錯避峰300萬千瓦。
另據了解,從6月1日起,浙江將對2400多家重點用能企業實行懲罰性電價,用電超過行業能耗限額標準的企業將加收每度0.1元的電價。這是浙江省對八大高能耗產業實行差別電價后,再次對能耗大戶提高電價。而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浙江被限制用電的企業達到50多萬戶次。
浙江并不是孤例,這輪始于用電淡季的限電潮在江蘇、廣東、湖南等地也正洶涌而來,并將在夏季用電高峰期達到頂點。可以說,與勞動力、原材料、融資、訂單等眾多因素相比,應對電荒和限電措施成為當下化纖企業最緊迫的課題。
限電拉高企業綜合成本
浙江桐昆集團于5月18日成功登陸上交所A股主板,其高成長性和低市盈率為業界所關注。但浙江嚴厲的限電措施,也讓企業對未來的生產經營產生了擔憂。企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自春節以后,浙江地區就開始限電,桐昆所在的桐鄉市由于工業集中,受此影響更大。更重要的是,以往以企業單位能耗為依據的限電措施,對桐昆這樣節能降耗水平行業領先的企業而言,影響相對有限;但今年限電按照總量控制,規模越大的企業必定損失越大。另據了解,浙江企業往年采取的向江蘇等周邊地區“借電”的措施,今年實施起來也比較困難,因為各省用電缺口都不小。
按照預計,今年浙江電力缺口為300萬~350萬千瓦,桐鄉缺口為30萬~40萬千瓦,占全省缺口的1/10,占嘉興市120萬千瓦缺口的近1/3。這兩天,當地政府正在約談相關企業,就后續限電措施作進一步協商。
縣域經濟發達的寧波慈溪同樣遭遇用電困境。在慈溪輕紡城的倉庫墻面上,有關發電機維修、出售以及柴油出售的信息隨處可見。目前,盡管夏季用電高峰未到,但慈溪市用電缺口已達到20多萬千瓦,占整個寧波用電缺口的1/3。據慈溪市供電局透露,該市目前電力缺口和供需形勢嚴峻,預計在迎峰度夏時,全市電力缺口將達40萬千瓦。
記者了解到,慈溪江南化纖有限公司兩個產區目前雖然維持“開六限一”,但限電措施還將更嚴厲。公司負責人坦言,限電帶來最明顯的影響就是綜合成本上升。開工率降低、交單受到影響;同時,為了穩定員工隊伍,即使休息時間增多也要發全額工資。據了解,一些企業為了讓員工都有活干,從“兩班倒”改成“三班倒”,工人工資因此有所下降,最終導致員工流動性增加。
慈溪三泰化纖公司一位工作人員也表示,由于訂單無法按時完成,公司只好將訂單讓給個體戶完成。“化纖類企業比較特殊,生產線要長一些,而且是連續化生產,一旦突然停電,整條線的原材料就報廢了,每次停電造成損失在6萬元左右。”
一些企業對當地“一刀切”的電力分配機制頗有微辭。如規定下轄的各地區在去年電力供應的基礎上,統一增加10%,客觀上造成制造業集中的工業區電力更為緊張,即便相鄰的兩個鎮缺電局面也大相徑庭。部分企業雖自己配有發電裝置,但無異于杯水車薪,尤其是在柴油供應緊張、價格上漲的情況下。
當然,也有少數企業因為規模相對較小等原因,目前還未受到實質性影響。某滌綸工業絲企業就告訴記者,他們新上的簾子布項目正在土建,企業生產經營都比較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