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三天2011國際橡塑展已經圓滿落下帷幕,這場亞洲最大型的塑橡展覽會伴隨著中國塑料及橡膠行業成長近30年,不僅為參展商提供展示領先技術及創新應用方案的國際舞臺,亦同時協助買家升級裝備,加強競爭力。企業從中獲得的不僅僅是口碑與客戶的雙收獲,最重要的是從橡塑展了解市場的發展趨勢,為日后的不斷進步和拓展市場指明了方向。而車用塑料作為近幾年崛起的生機勃勃的新生命更是受到了國內外企業的青睞,今天慧聰塑料網就帶您一起透過本屆橡塑展洞悉車用塑料的發展前景和趨勢。
解讀中國車用塑料發展趨勢
在工程能力提高和汽車改善性能并減重的推動下,中國汽車制造商對塑料的使用正在日益加大。
車用塑料發展前景廣闊
杜邦高性能聚合物事業部汽車業務總監PatrickFerronato展望中國汽車業在塑料使用上的發展趨勢。他說,杜邦認為中國產汽車將很快縮小與更為成熟的汽車市場在工程聚合物使用上的差距。他還表示,中國極有可能在電動車的發展上走在世界前列,而電動車給塑料帶來了眾多的機遇。
對于目前中國產汽車在工程塑料用量上普遍低于歐美生產的汽車這一現狀,PatrickFerronato表示,塑料在普通的中國產汽車中的滲透度相對較低。但常規用途的塑料材料上和歐美的差距可能沒有那么大。我們更感興趣的是工程聚合物,在這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杜邦的上海中心在我們在華業務的增長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幫助中國企業提高技術,不斷更新和提升材料性能。“我想今后1-3年里車用塑料將迅速得到普及。”
目前大部分汽車主機廠習慣用金屬來設計零部件,阻礙了工程塑料在中國汽車市場的發展。車用塑料的發展需要說服他們采用聚合物生產出一流的零部件,要讓企業了解如何用塑料取代金屬進行設計。與車用塑料配套的加工和設計能力是專業性很強。杜邦高性能聚合物事業部們正是出于這一原因新建了汽車技術中心。
“我們必須把合作范圍擴大至整個價值鏈,讓中國汽車業了解和接受塑料零部件,并在汽車設計中采用此類塑料件。在這方面我們主要指的是中國本土企業。外國主機廠要做的是等待在華供應商基礎完善成長起來。而中國本土主機廠更需要的是掌握工藝上的技術專長。就現階段而言,或多或少已經掌握一些了。”PatrickFerronato強調。
中國的塑料零部件產品開發周期實際上要比世界其他國家略短一些。因為中國企業已經掌握了專業技術,加上市場飛速發展,這些都促使企業加快產品的開發。
福特總裁探討中國車用塑料前景
身為福特汽車公司亞太和非洲區總裁,JoeHinrichs完全有理由以極為樂觀和欣喜的態度看待蓬勃發展的中國汽車市場。他在廣州召開的中國車用塑料大會上發言說,塑料提供了解決之道。
福特總裁Joe Hinrichs
他說:“到2020年,在中國、印度和(東南亞)將有20億人口買得起汽車或達到可駕車的年齡。但沒有那么多的汽油或停車點可供如此龐大的駕車群體使用。”
Hinrich認為,限制駕車人數不是根本的解決辦法。“我們怎能告訴這些人,你們不能擁有西方人已經擁有的駕車自由?”真正的解決辦法是從實質上改善汽車本身。Hinrich說道:“塑料在所有這些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Hinrichs特別介紹了一種在塑料中注入氣泡的工藝,舉例說明了如何利用新材料減輕車重,而又不影響其強度。塑料還能幫助汽車制造商節省成本,這對消費者成本意識很強的新興市場來說十分重要。在有些應用領域,借助塑料能讓汽車制造商用同一個模具生產出多個零部件。
Hinrich說,這些優點與福特欲加強服務的亞洲和非洲市場十分契合。盡管目前福特汽車只占中國汽車市場2.5%的份額,但近年來福特在亞太地區的增勢迅猛。在過去十年里,中國汽車市場規模已經翻了九倍。2010年,福特在華銷售額猛增了40%,在印度的銷售額增長了200%,在東南亞增長了136%。盡管現在中國市場的整體增長速度有所放慢,但Hinrich指出,即使增速有所調整,中國作為全球最大、增長最快的汽車市場的地位仍將保持不變。
中國新車塑料用量僅為歐洲的一半
全球領先的化工公司巴斯夫日前參加在廣州舉辦的2011國際橡塑展,為未來的新能源車發展帶來了高效低碳的車用塑料解決方案。
作為塑料應用方面的專業制造商,巴斯夫在廣州國際橡塑展展示了包括Ultramid工程塑料制造的車用進氣歧管等新科技產品。巴斯夫亞太區總裁侯宇哲表示,歐洲每輛中型汽車的塑料用量已從1970年的6%增至如今的15%,隨著塑料性能不斷提高,塑料在汽車行業的應用將更加廣泛,到2020年,歐洲汽車的平均塑料用量將超過25%。但在中國,新車塑料用量僅為歐洲的一半。
據悉,由于質量更輕,塑料的使用可以讓汽車減少化石燃料消耗量,如汽車重量減輕100公斤,每100公里即可節油0.4升。除此之外,巴斯夫在未來電動車使用的鋰離子電池材料方面也有研發,并已有特別的用于電池的環保薄膜可以用于混合動力車。該公司還希望通過涂料技術減少汽車內部對紅外線熱的吸收,從而使車輛減少能源的使用。侯宇哲表示,從2011到2015年,巴斯夫將在亞洲投資23億歐元。
中國汽車制造商快速擴大塑料應用
蓬勃發展的中國汽車市場已做好了快速擴大車用塑料用量的準備,將努力縮短與車用塑料已經十分普及的歐美等成熟汽車市場之間的差距。
舉例來說,中國產汽車中的工程塑料含量估計僅約為歐美產汽車的20%,但中國當前開發的各種車型對塑料表現出的濃厚興趣。
中國車用塑料發展迅速
塑料正以飛快的速度在汽車領域得到應用。再過三年,塑料在中國的全新車型中的滲透度將遠遠領先世界其他市場。
中國汽車市場正在高速增長,在2010年的汽車總銷量增長30%超1800萬輛,而且對聚合物應用的興趣日增,兩項因素結合,中國工程塑料市場很快將在規模上趕上美國市場,不過就每輛車所用的工程塑料而言,美國仍將在一段時間里保持領先。
4、5年后,中國產汽車中的塑料絕對體積將與美國不相上下,據行業統計數字顯示,中國的工程塑料市場仍在以比GDP增長約快三倍的速度保持增長。
德國拜耳材料科學公司也在加強與中國本土汽車制造商的聯系。拜耳上月宣布,將與總部位于安徽蕪湖的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合資組建實驗室,對塑料和汽車減重進行研究,包括聚氨酯、聚碳酸酯和電池材料。
盡管眼下中國汽車業的增長速度相比前兩年的飛速增長有所放慢,但隨著中國汽車制造商全面加大對聚合物的使用,汽車業對塑料的需求未必受到影響。今年4月份,中國汽車市場的銷售自2009年1月以來首現跌勢,但有人預計,在中國政府經濟刺激計劃推動汽車市場在去年達到30%的增速后,這一市場今年仍將保持10%的增長速度。在中國大力發展電動車事業和向中國內陸城市引進更多低價車的趨勢推動下,預計中國車用塑料市場將呈現“相當快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