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合成革:從油變水的美麗過程
2011-5-4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合成革 浙江麗水
浙江省麗水市有望還原青山綠水的本來面貌,合成革產業污染環境的問題將得到根本解決。近期,麗水經濟開發區隆重舉行浙江方源人造革有限公司和浙江五洲實業有限公司兩家合成革企業水性合成革生產線投產儀式。這是落實去年12月麗水市政府與拜耳公司簽署《水性合成革樹脂合作框架協議》的具體成果。
根據該協議,今年內麗水市還將有4家合成革生產企業實現由油性向水性的技術改造。這是中國首批水性生態合成革生產線。業內專家認為,此舉揭開了合成革行業綠色發展的序幕,標志我國合成革產業將邁入一個新時代。
查本究源改變窘境
近20年來,我國合成革行業一直處于高速發展,產能占到全球合成革總產能的80%以上。目前國內普遍采用傳統的油性技術路線,生產過程產生大量的有機廢氣、廢水和危險固體廢物,并且能耗較大。我國合成革行業正面臨轉型升級的窘境。
麗水是我國合成革產業重鎮,合成革是該市的支柱產業。目前,麗水工業開發區已集聚合成革生產及上下游配套企業65家,有生產線120多條,年產能約5億平方米,2010年,開發區合成革實現產值140多億元,占全區工業總量的“半壁江山”。令人關注的是,占浙江省面積1/6的麗水市山清水秀,森林覆蓋率達79.1%,是國家級生態示范區、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素有“浙江綠谷”、“中國生態第一市”等諸多美譽。但是,由于發展合成革產業,對環境造成了很大影響,周邊百姓強烈呼吁搬走“有機污染”,每年的兩會代表委員總要因此提出“既要經濟發展,更要青山綠水”的提案。在此背景下,麗水市政府努力探索“地方政府支持,創新攻克源頭,企業勇于作為”的科學發展運行模式。
“解決合成革的環境污染難題,不能只抓末端治理,更不能關停企業,而要從源頭上采用國際先進技術,以水性聚氨酯原料替代油性原料。”麗水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徐榮祖說,在市政府全力支持下,開發區開始走水性生態合成革發展的探索道路。2007年,開發區管委會與國內皮革研究權威單位的四川大學開展聚氨酯革后整理水性材料應用工藝研發與推廣;2008年,合成革綠色生產工藝及品質提升關鍵技術開發與示范等3項省級重大科技專項取得進展;2009年,浙江優耐克、浙江德美博士達兩家合成革用水性聚氨酯樹脂生產企業落戶園區,為開發區企業提供水性樹脂。
麗水市政府高度重視采用國際先進技術推動合成革產業的整體轉型升級。2010年,麗水市副市長蔡小華一行來到上海拜耳聚合物研發中心考察,在全面了解水溶性聚氨酯樹脂的環保性能后,決定與拜耳材料科技公司開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署后,拜耳派出科技人員開展調研,在為當地合成革企業提供優質水性聚氨酯樹脂的同時,還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和人員培訓。
在浙江方源和浙江五洲兩家公司水性合成革生產線投產慶典上,拜耳涂料黏合劑以及特殊化學品部大中華區副總裁李璽林說:“推動全球首批水性合成革生產線的投產是拜耳發展環保科技邁出的重要一步,這次水性合成革投產成功,不僅為麗水市環境友好型的產業發展提供了技術保障,更為中國合成革產業的升級做出了典范。”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