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國家發改委透露,國務院近日正式批復了《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這昭示著西部經濟總量最大、經濟水平最高的區域將作為西部大開發新的引擎,在“十二五”西部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同時,這一區域建設國家重要的石油天然氣化工和鹽化工基地也將隨之邁出更大的步伐。
國家發改委表示,在我國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和推進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時刻出臺的這一《規劃》,對加快成渝經濟區發展,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促進全國區域協調發展,具有戰略意義。
成渝經濟區是我國西部唯一具備突破省市界限,在更大范圍內優化配置資源的地區。依據《規劃》,成渝經濟區的戰略定位是:建成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全國重要的現代產業基地、深化內陸開放的試驗區、統籌城鄉發展的示范區和長江上游生態安全的保障區。《規劃》明確,到2015年,該地區將建成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到2020年,成為我國綜合實力最強的區域之一。
據了解,化工將成為支柱產業支撐成渝經濟區發展。該區域將重點建設國家重要的石油天然氣化工和鹽化工基地、全國重要的重大裝備制造業基地,加快醫藥產業發展,建立以生物制藥為重點、化學原料制藥為基礎、地道藥材為特色的產業體系,做優做強輕紡食品產業等。
成渝經濟區轄區內資源豐富,水資源、礦產資源、天然氣均居全國前列。四川盆地是國內主要的含油氣盆地之一,已發現天然氣資源儲量達7萬多億立方米;四川礦產資源豐富且種類齊全,釩、鈦、硫鐵礦等7種礦產居全國第一位,鋰礦、芒硝等11種礦產居全國第二位,磷礦居全國第五位;川南以煤、硫、磷、巖鹽、天然氣為主的非金屬礦產種類多,蘊藏量大,是我國化學工業基地之一。重慶是全國大中城市中礦產資源最富集的地區之一,已發現礦產75種,初步探明的礦產40多種,探明礦藏產地353處,儲量礦產潛在價值3882億元。在優勢礦產中,天然氣探明儲量3200億立方米,其中墊江臥龍河氣田開采量居全國第一。此外,還有巖鹽、重晶石、瑩石、石灰石、硅等非金屬礦產。這些豐富的礦藏資源,為加快成渝經濟區區域石油天然氣化工以及鹽化工發展提供了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