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作為新型零部件材料,在汽車上的應用前景越來越廣闊。亞太地區復合材料已經占全球的38%,使該地區的產量將在2015年達到全球產量的43%。據了解,2010年,全球生產復合材料擴大了近5%,達到八百萬公噸,這在中國和印度市場的增長是前所未有的。
塑料復合材料推動汽車航空新發展
塑料復合材料成為汽車在亞洲的增長動力
現如今,亞洲地區推動了中國和印度的汽車市場,顯示出最有潛力的新興模式為推動全球汽車業新的增長模式,怡和機器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弗德瑞克Mutel表示,2011年亞洲將提供一個新的重大發展模式。復合材料市場正在蓬勃發展,市場對先進的復合材料使用需求正在增加,并且應用廣泛。
目前,高增強聚酰胺(PA)材料比不銹鋼,鋁合金和玻璃纖維氈增強熱塑性塑料(GMT)更普遍的被奧迪制造商用來生產新型A8汽車的備胎凹槽。“我們的PA6原料是該部件的最佳選擇,因為它實現了零件的幾何形狀且復雜的精密注塑成型。”奧迪公司大客戶經理MartinKlocke說,對于這次在設計中放棄玻璃纖維氈增強熱塑性塑料(GMT)的方案,主要是由于使用該材料將不得不進行繁重的改造的精細結構組件設計任務。
BMW公司就在去年10月表示,該公司與OEM設備制造商組成了一個51:49的合資企業,生產用于汽車行業的碳纖維和織物。這個月,寶馬的官員表示,他們計劃在未來幾年推出一款電力驅動汽車。而計劃更多地使用碳纖維降低汽車的重量,足以使電池驅動汽車,則是該計劃的重中之重。
目前,航空業巨頭波音公司正在積極尋求在飛機生產過程中,對碳纖維回收循環利用的出路。如果確實其他汽車制造商正在尋求確保自己的碳纖維供應,那么波音公司的通過該項目會吸引更多買家,甚至會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
塑料在汽車上應用快速增長
目前,汽車用塑料占塑料總消費量的8-10%。工業發達國家的汽車平均塑料用量從上世紀90年代的100-130kg上升到2004年的152kg(占車重的8.3%)、2006年的174kg(占車重的9.1%)。歐洲汽車塑料使用量:10~14%,平均汽車塑料在100-220Kg/輛。高油價驅使采用更多的塑料,降低車身重量,燃油效率更高。
從現代汽車使用的塑料品種已經涵蓋了PP、PVC、ABS、PA、PC、PE、熱固性復合材料等幾乎所有領域,對樹脂市場需求旺盛,對PVB的需求量約占其總需求量的85%以上。
汽車用塑料最大的品種——PP,每年以2.2-2.8%的速度快速增長,預計到2020年發達國家的汽車平均用量將達到500kg/輛以上。目前國內汽車用塑料PP用量占40%左右,其他依次為PU、ABS、PVC、PE。
PP的消耗量在40-80kg/輛:如大眾VW帕薩特2005,車身重量1429kg,其中鋼52%,鋁13%,液體4%,玻璃2%,塑料14%。其中聚丙烯使用量73KG、聚氨酯27KG、尼龍25KG、聚乙烯16KG、ABS15KG。
又如標致2005款,車身總重1210KG,其中鋼60%,鋁7%,鑄鐵6%,液體4%,玻璃3%,塑料13%。其中聚丙烯使用量77KG、聚氨酯19KG、尼龍18KG、PET/PBT合金13KG、聚乙烯8KG。
汽車用塑料件絕大部分能再生利用
塑料再生行業為農村經濟增長、為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增加收入提供了渠道,為資源再生利用、環境保護事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是環保產業和循環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塑料回收利用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是緩減資源短缺的有效途徑;二是替代其他材料優先選擇;三是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環境的重要內容;四是利國利民的環保型朝陽產業,應用及發展潛力很大。五是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是發展循環經濟的必然選擇,其戰略目標是建立環境友好型經濟和資源節約型社會。
在十二五期間,要著力在下述幾個方面加大投入,以使行業可持續發展。(1)加強自主創新,提高產品質量,增強汽配產品的核心競爭力;(2)在國家建設節約環保型社會的方針指引下,節能降耗,降低成本是汽配塑料行業發展方向;(3)加強塑料廢棄物的回收利用,走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之路;同時還要加大降解塑料的研發力度,盡早將其工業化。
中國汽車工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塑料在汽車配件的生產上從塑料原、輔材料的生產、加工裝備與技術的整體水平、塑料制品的研制開發及應用的深度和廣度都已步入世界先進大國行列,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尤其是汽車工業規劃出臺后需要大量的高質量的塑料汽配件,汽車塑料發展前景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