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傳統農業注入現代化活力
紡織品在農業上的應用不僅表現為產品品種和數量方面的逐年增長,也體現在產品最終用途和市場需求的細分上。農用紡織品正以其優越的機械性、加工性、垂挺性、親和性及其他獨特的功能,成為改變傳統農業落后、粗放經營方式的重要材料,在提高農產品數量與質量安全、農業資源安全、農業生態環境安全、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目前,市場上大多數農用紡織品為聚酯、聚丙烯短纖熱熔和長絲紡粘制成的非織造布,也有選用強度較高的纖維機織或針織成網狀織物。從加工工藝來看,有機織物、針織物和無紡布三大類。傳統的農用織物多由整合織物與被附加工技術制成,如防水透濕技術、織物層壓技術、纖維增強聚合物復合材料技術等。
其中,農用非織造布和農用化纖網是兩個重要的應用門類。
織物及非織造布用量最廣泛
農用紡織品強力高、空間穩定性好,產品強力、韌性、抗沖擊性、惡劣環境耐受性好,且易加工,適用于在自然條件下對作物進行強制性保護,應用于育種、農藥、化肥、農用新工藝等方面,幫助農副產品早熟、高產、穩產、無公害、無污染種植,并取代農用薄膜、塑料等材料。
非織造布代替塑料膜用于反季節作物增產。
以農用非織造布和厚型無紡布制成的被覆材料已涵蓋了防寒防凍、遮陽防旱、防鳥防蟲、防草膜、保溫保濕、果樹保護、育苗播種基材等,在農田水土保護、植物生長基質、溫室遮覆、以及園藝栽培產業得到大量使用。尤其是某些能夠集防蟲、防草、施肥、播種為一體的多功能農用覆蓋材料,更具有良好的透氣性、透水性及保濕性,此外還借助生物制劑或忌避劑的添加阻隔日光輻射,阻止雜草的生長,防治病蟲害滋生。
蔬菜、園藝和畜牧業應用遮光織物,可以避免使用對環境有害的化學品,如除草劑或殺蟲劑,如果使用天然纖維織物,還可以緩慢分解,使土壤能進行再栽培。
農用紡織品還能保持有效的土壤濕度并升高土壤溫度,有助于延長植物生長周期,特別是在早春的溫度氣候條件下,幫助增加產量,防止有害物侵襲和預防暴風雨傷害所帶來的減產現象。
在工程排水方面,農用紡織品排水管主要有機織管、針織管和非織造布復合管三種。機織管多為雙層組織織物,針織管多為圓筒狀織物。新型的非織造布復合結構的排水管則可用于多種場合,具有良好的過濾和排水性能。
全球部分農用紡織品的生產廠家和產品。
在草坪種植方面,以可降解的麻纖維為原料采用經編或緯編工藝制作的植物培育基材,既解決了傳統的草皮移植時鋪設草坪既緩慢又繁瑣的問題,又清潔衛生、無病、無蟲、無菌、無味、無臭,是理想的培育草坪的材料。
在水稻育秧方面,新型紡粘法聚丙烯非織造布水稻育秧盤,隔離性好、強度高、質輕、效果好,可實現農副產品的早熟、高產、穩產、無公害、天污染種植。非織造布對空氣和水良好的滲透性,以及疏松的結構具有良好的微氣候調節與營養儲存功能,多用作覆蓋材料,達到改善生長環境和保護作物的作用。
農用化纖網規模小 但不可或缺
繩、索和包裝袋及果實包裝防護網也是農用紡織品的另一大應用領域,用于作物保護,包括蔬菜、鮮花、水果和爬藤植物的保護及培育,或防止家畜踐踏。
運輸用袋、飼料用袋及特殊用袋對強度要求高,則多由經編織物與梭織物織成網狀物用來儲存水果和谷類;而結合了織物與復合材料加工技術所制成的玻璃纖維梭織物強化制品,也可用于農作物與食物的儲存。
農用化纖網還有遮陽網、防蟲網以及防風固沙網。例如,新面世的銀色反光網可有效反射強烈的陽光,使溫度降低 2~3 ℃,有利植物生長,還能有效防止害蟲的成蟲入侵產卵,可使蔬菜、瓜果、花卉不受化學農藥的污染。
在育種方面,可采用高強丙綸纖維和麻纖維來編織成小網格制成培育墊,將植物種子有規律的加入,既能幫助植物發芽生根,又能防止土壤流失。為提高纖維材料的可降解性,美國已制造出多種生物可降解的土壤毯,該材科由椰子皮纖維、稻草、麥秸等混合制成。
值得一提的是,農業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正成為農業生態系統健康評價指標,開發適合農業生產需要的多功能和對環境無害的紡織品,實現農業環境資源高效利用與生態安全,將成為未來農用高科技紡織品的發展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