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商品交易所總經理劉興強6月1日在“2011中國塑料產業大會”上表示,經過數年的培育,塑料期貨品種開始走向成熟,市場流動性較好,期現價格聯系緊密,初步具備了在更高層面上為產業服務的條件。他指出,伴隨塑料期貨品種的推出,我國塑料產業已經在三個方面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一是期貨市場價格成為相關企業重要的參考,行業報價習慣逐步發生改變。二是企業參與利用期貨市場的范圍不斷擴大,程度不斷加深。三是期貨成為相關企業套期保值有效工具,企業經營方式在發生改變。
“很多企業對塑料期貨經歷了一個從陌生到熟悉的過程。他們在了解和掌握了相關知識后,逐步學會了參考期貨價格調整企業生產和銷售規模,并通過在期貨市場套期保值穩定經營收益,企業的經營方式逐步由過去單純關注現貨市場向期貨、現貨并重轉變。”劉興強介紹,2010年國內參與LLDPE期貨交易的客戶達14.55萬個,其中法人客戶1924個;參與PVC期貨交易的客戶達到9.26萬個,其中法人客戶有1126個,參與塑料期貨交易的企業明顯增多。從持倉結構看,2010年參與LLDPE期貨的法人日均持倉占比達38.05%,PVC法人日均持倉占比達46.33%,說明產業企業對期貨市場的利用程度顯著提高。
據介紹,近年來,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經濟快速發展,石化行業總產值已經位居世界第二。作為石化行業重要組成部分,塑料產業的產量持續增長。2010年,我國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的產量分別達到1032.3萬噸和1130.1萬噸,均創歷史新高。劉興強表示,在市場規模快速發展的同時,石化和塑料市場形勢也發生了一系列新變化,國內外不確定因素的增加使市場風險進一步擴大,并直接體現在價格的波動上,2010年,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價格最大波動幅度分別達41%和35%,這要求相關企業不僅要懂自身的生產經營,更須學會綜合運用各種金融工具,有效防范市場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