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全球角度配置資源
既然國內資源難以滿足需要,速生林材等多樣化的原料大范圍應用又需要較長的過程,那么“走出去”投資建廠成為必然。
截至目前,在境外投資粘膠原料進展突出的是浙江富麗達公司。富麗達經過長期運作,終于全面并購外資企業加拿大Neucel公司,為企業漿粕供應提供了保障,并為國內化纖企業“走出去”提供了借鑒。Neucel公司是全球生產木材溶解漿的專業廠商,其年生產能力最高可達20萬噸。有消息稱,唐山三友與國外某漿粕企業的合作也進入議事日程。
不少企業向記者表達了他們走出國門投資建廠的愿望。但這些企業普遍認為,單個企業“走出去”的風險仍然很大。他們希望國家有關部門或行業協會,牽頭組織有關企業聯合“走出去”,共同到國外控制資源,爭奪化纖產品的世界話語權。行業協會也曾組織粘膠企業代表赴俄羅斯等資源豐富的國家進行考察、洽談合作,并有初步的成果,但距離資金、技術大規模“走出去”,還有很長的距離。
“未來,中國化纖企業還要將視野放寬,站在全球角度考慮資源配置,到資源發達的國家投資建廠,緩解資源瓶頸和貿易爭端。”中國化纖協會有關負責人的這番話,或許讓不少粘膠企業有了新的方向。
結束語 洗牌需要過程
記者近日致電多家粘膠企業負責人,均被告知正在開會探討行情和應對之策,足見形勢之嚴峻。對于粘膠行業醞釀大洗牌這一觀點,業內基本持贊成態度,但認為并不是一個短期的過程。
一些人士指出,在市場規律的作用下,洗牌是必然的結果,但它同時是一個過程化的產物。在當前高度市場化和信息透明化的情況下,各家企業尤其是大型企業的運作策略差別不大,在“練內功”加強管理上可能有些差異。隨著原料基地建設等取得突破,上下游整合到一定階段,2年以后可能出現真正的洗牌。
另一些人士則認為,洗牌的深度和時間,取決于粘膠行業這輪困境持續的時間。如果行情繼續下行,企業經營困難的局面持續到今年年底甚至更長,那么洗牌幾率增大、深度增加,尤其是中小型企業將面臨停產或倒閉的風險。由于粘膠纖維設備的腐蝕性強,一旦停產,重開不易。不過也有人士告訴記者,目前行情見底的趨勢已經明朗。
誰的話更有預見性?我們無從知曉。在各種因素的復雜影響下,洗牌發生的具體時間難以預測,哪些企業能夠幸存也很難說清。但我們相信,笑到最后的企業必然具備某些要素,這才是值得我們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