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進口稅大幅下調利益應給誰?
2011-6-27 來源:新華網
關鍵詞:石油 通貨膨脹 汽油 柴油 航空煤油 燃料油
中國財政部24日發布消息:經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審議并報國務院批準,自2011年7月1日起,中國將大幅下調汽油、柴油、航空煤油和燃料油的進口關稅,其中柴油、航空煤油將以零關稅進口。此外還下調了其他共33個稅目商品的進口關稅。
這是一個一舉三得好措施:一是促進了對外貿易平衡,減少了貿易順差。二是減輕了輸入型通脹壓力,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已經達到51%,進口關稅的大幅下降使得石油進口成本減少,從而使得國內石油價格上漲壓力減緩,同時,降低關稅促進貿易順差減少,外匯儲備增加減緩,使得央行被動發行貨幣壓力減輕,有利于消除通脹的貨幣因素。三是促進國內消費啟動。石油進口關稅大幅下降,使得成品油價格下降或者趨于穩定,有利于促進汽車消費,而汽車行業可以帶動 100多個產業,進而促進許多行業的發展。在目前中國經濟出現低迷跡象和通貨膨脹并存的困難時期,大幅減稅是最佳應對措施。因此,對國家大幅度降低石油等進口關稅英持肯定態度。
然而,要達到一舉三得之目的是有條件的。那就是大幅降低進口關稅的利益給誰?應傳遞到哪個環節?
有些專家說:降低進口關稅有利于減輕企業經營成本壓力。意思顯然是降低進口關稅的利益是補貼企業特別是油企的。如果這樣的話,只能起到一舉一得之效果,即僅促進對外貿易平衡,而其他更為重要的兩得,或許就被抹殺了。
筆者以為,要想使得大幅度降低進口關稅發揮一舉三得之效果,就必須將降低進口關稅的利益傳遞到終端消費商品價格上,進而讓廣大消費者享受到利益。比如,將進口關稅大幅下降降低的石油進口成本部分直接下調至國內成品油零售價格上,讓終端消費者享受到這個利益。這次石油進口關說下調的幅度確實相當大,車用汽油和航空汽油由5%下調到1%,航空煤油和輕柴油分別由9%、6%下調為0,5-7號燃料油由6%下調為1%。如果能將這部分利益讓渡給消費者,對拉動國內消費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藍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