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輪胎經銷理賠崗位培訓班第一期正式開班。這是錦湖事件后,輪胎行業提升營銷管理能力打出的“第一槍”,也是今年輪胎行業質量提升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
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會長范仁德表示,錦湖事件除暴露出輪胎生產質量、內部管理問題,給輪胎行業的生產和營銷企業帶來不小的影響外,也反映出輪胎營銷領域中的一些問題。為此,質檢總局已經聯合工信部、工商總局,對輪胎產品質量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同時,國家質檢總局和橡膠協會正在討論如何提升輪胎質量、維護輪胎市場健康發展,并將在年內展開輪胎行業質量提升活動。此次對輪胎營銷企業從業人員進行培訓,就是從營銷領域提升輪胎行業管理的重要一步。
由商務部批準頒布的《輪胎經銷企業經營規范管理要求》和《輪胎經銷企業經營規范理賠要求》已經從2009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但割標輪胎和不“三包”輪胎仍屢禁不止。為維護生產企業、營銷企業及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幫助輪胎銷售和理賠管理人員掌握相關的業務知識,提高相關業務人員的技術管理水平和售后服務質量,規范、維護輪胎生產經營秩序,促進行業向著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的方向發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培訓中心與中橡協聯合對輪胎經銷管理人員開展崗位培訓。據悉,該培訓今后將不定期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