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去年同期相比,市場上的豬肉價格同比上漲了60%多,“二師兄”的身價倍增,引發“漲聲”一片,并讓無數人士潛心研究“二師兄”現象。
殊不知,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里,輪胎等產品的原材料——天然橡膠的價格上漲了140%多,且通過輪胎廠家這一中間環節,導致市場上的輪胎售價“水漲船高”。
樣本
鄭州日產將年增成本4200萬元
鄭州市內各大汽配市場及周邊地區,散布著近3000家輪胎銷售商店。
今年以來,要不要囤點貨,成了不少店主談論的話題:囤吧,需要本錢;不囤,又擔心輪胎價格再度上漲,錯過了掙錢的機會。
“幾乎所有品牌的輪胎都漲價了。”在宏大汽車廣場附近,經營一家平安輪胎鋼圈超市的秦海憲說,今年3月份以來,正新、韓泰、錦湖、米其林、馬牌等品牌的輪胎陸續開始漲價,幅度不一。
“一條195型號的韓泰輪胎以前賣320元,現在要賣370元了。”秦海憲說,馬牌、米其林等一些大品牌輪胎,漲幅比這還大。
與秦海憲的說法相仿,河南商報記者走訪鄭州市內的一些輪胎銷售店發現,與今年3月份之前相比,市場上的輪胎價格上漲了20%左右。
輪胎價格上漲,已經影響到了鄭州部分汽車生產廠家。鄭州日產方面表示,由于天然橡膠帶來的輪胎漲價,今年的生產成本將增加4200萬元。宇通公司則稱,自去年10月輪胎供應價格提高以來,再未出現下跌情況。
廠家
原材料上漲導致輪胎小漲
今年2月1日~3月15日,美國庫伯輪胎兩次調價,第二次調價將輕型汽車輪胎價格平均提高了8%~9%;3月1日起,橫濱輪胎價格平均上調8%;4月1日起,韓泰輪胎對美國市場的轎車和輕卡車輪胎價格平均上調7%……
此外,米其林、普利司通、馬蘭哥尼、固特異、東洋、倍耐力及國內的杭州中策、風神輪胎、三角輪胎等,也紛紛加入到提價大軍中。從國內外來看,此輪價格上調,國外品牌根據車型不同,上調幅度在3%~15%,國內品牌的上調幅度在5%~8%。
天然橡膠價格的大幅上漲已使輪胎行業面臨巨大的生產經營壓力,整個輪胎行業面臨虧損的困境。
背景
天然橡膠價格一年來漲幅超過140%
輪胎的價格上漲,根本原因在于生產輪胎的原材料——天然橡膠的價格出現了大幅上漲。
河南一家知名輪胎企業的相關人士稱,輪胎企業上調產品價格,是被天然橡膠的漲價逼出來的。2009年11月,天然橡膠價格在1.6萬元/噸左右,此后便進入上升通道,至今年高峰時直逼3.9萬元/噸,漲幅超過了140%。由于天然橡膠占輪胎成本的50%,盡管輪胎企業紛紛上調輪胎價格,但考慮到市場的競爭比較激烈,大家誰也不敢大幅上調價格。
有分析認為,天然橡膠價格上漲,主要原因是自然災害造成天然橡膠減產、出口國對出口設限等。但也有分析認為,此番天然橡膠價格的上漲,已經遠超 2008年8月的最高水平,存在資本炒作的可能性。值得慶幸的是,與之前的最高水平相比,天然橡膠的成交價格如今已經出現了下跌。昨日,記者在天然橡膠網上看到,天然橡膠全乳膠當日的成交價格為3.45萬元/噸,較之前已有所回落。
觀點
輪胎漲價后難跌回
“私家車越來越多了,今后的輪胎生意將比較容易做。”在汽配大世界經營輪胎生意的張衛東表示,盡管輪胎價格上漲,考慮到鄭州汽車數量正在向200萬輛沖刺,他感覺未來幾年鄭州將會產生一個巨大的輪胎銷售市場。
“漲價跟我們關系不大,該換的還是要換。”張衛東說,輪胎生意在夏季與冬季相對好一些,但跟價格關系不是太大。一直以來輪胎行業的競爭特別激烈,廠家的利潤都比較薄,經過此番價格上調后,即便將來原材料價格下來了,在利益的驅使下,估計廠家也不愿意將輪胎價格跟著降下來。
與張衛東的說法相同,河南一汽車企業采購部負責人認為,在過去的激烈競爭中,輪胎生產廠家損失較大,此番集體調價后,只要不出現惡性競爭,估計多數輪胎廠家不會主動降價來占領市場,放棄原本可以得到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