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金·戴克斯博士形色匆忙。
他是德國化工巨頭——拜耳集團全球總裁,6月底的一天戴克斯不遠萬里從德國來到上海,參加這里舉行的一體化聚合物生產基地的一系列活動。今年以來,拜耳在新材料新能源投入重兵,這包括打造聚合物生產基地,將在7月把聚碳酸酯業務的全球總部從德國搬遷到上海。
這天,戴克斯對本報記者說,5年內,將大中華區的銷售額從30億歐元提升至60億歐元,他希望以此從中國這片高增長市場,獲得支撐全集團發展的充沛動力。
布局中國
拜耳今年以來在中國擴張之勢不可擋。
5月,拜耳材料科技在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了青島聚氨酯系統料工廠的奠基儀式,此工廠計劃于2012年建成投產。
據記者了解,青島的拜耳材料科技聚氨酯系統料工廠里將包括一個1000多平米的辦公樓。新的系統料工廠還將會配備世界先進的生產設施,提供基于成熟的全球系統技術的定制聚氨酯系統。這個新系統料工廠聯同全球網絡的其他30座系統料工廠,及拜耳位于世界各地的研發和技術中心,將會為不同行業的客戶服務。
之所以選擇青島,拜耳材料科技亞太區聚氨酯業務部高級副總裁歐慧華表示:“中國北方有著大量工業生產活動,青島這座新系統料工廠將會進一步拉近我們與客戶的距離。同時,這也使得我們抓住了中國快速增長的聚氨酯市場的需求。到2014年,這一年增長幅度有望達到7-10%。”
拜耳材料科技管理委員會、聚氨酯業務部梵納德對記者表示:“可持續發展是我們的商業模式,同時我們致力于協助塑造中國環境的未來。房屋建筑占據了全球40%的能源消耗和近三分之一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到2014年,中國的建筑支出每年上升9.1%,為了迎合了國家十二五規劃中制定的二氧化碳排放和能源消耗的目標,建筑業的節能潛力巨大且必要。而青島的工廠將成為我們戰略中的重要一環。”
而上海的規模將更為巨大。據記者了解,至2012年,拜耳在上海的聚合物一體化基地,將完成21億歐元的總投資,以打造世界級的一體化聚合物的生產基地,加上擴建項目,拜耳上海一體化基地總投資將超過30億歐元。
據拜耳高管向記者透露,公司還計劃于2012年在拜耳上海一體化基地建造年產能為25萬噸的TDI(甲苯二異氰酸酯)工廠。到2016年,拜耳的聚氨酯原材料MDI的年產能將增加一倍以上,達到100萬噸,而高性能聚碳酸酯的年產能將達到50萬噸,并計劃另外建造一個產能達5萬噸/年的HDI(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生產設施。
戴克斯向記者表示,目前上海聚合物科研開發中心的員工數為130人,預計擴建后中心員工人數將翻番,屆時,拜耳新材料上海中心將擁有交通運輸、可再生能源和建筑行業等全套行業的一體化研發生產服務能力。此外,拜耳還將在上海以及另外三個主要的城市建立五個客戶配套設施,集中關注定制化生產和深加工,投資額約1.1億歐元。”
拜耳集團一位高層對記者表示,聚碳酸酯是高性能有機材料,亞太區約占全球市場的60%,而中國又是聚碳酸酯增長最強勁的市場。目前全球市場的增長主要靠亞太區推動,聚碳酸酯的年均增長率約6%,亞太區的年均增長率約為9%,而中國的增長率則在12%~13%。“從這些數據上看,這就是我們把重心放到中國的原因。”
戴克斯說,2010年,拜耳大中華地區的銷售額占到了公司全球銷售額的8.3%,中國是拜耳全球最大的一個單一市場,未來公司將在材料科技、醫藥保健和作物科學方面繼續大力拓展其業務。
環保之戰
拜耳是我國綠色能源建設浪潮中的新進入者。
在“十二五”期間我國將致力于調整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增加新能源比重,使我國風電、光伏、核能等新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由目前的8.3%提高至2015年的11.4%,到2020年新能源將占到總量的20%。
在規劃中,光伏與風電將作為重要新生力量,其中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為500萬千瓦,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9000萬千瓦。
這對拜耳而言意味著巨大的機會。戴克斯向記者表示,在太陽能市場上,拜耳將提供電池板的安裝框架和一些技術應用,而在風能領域,拜耳將提供涂層,可以讓風機葉片更有效率。也提供一些用于生產風機的材料,這樣可以減少風機的重量,提高它的運轉效率,可以使得風機更具有競爭力。
在未來幾年,拜耳材料將著重幫助中國改善民眾生活質量、節能和生成能源、減排和開發高能效的現代化建筑物。
資料顯示,目前中國僅有15%的易腐食品在運輸途中采取了冷藏或冷凍措施,而在發達國家的這一比例高達90%或以上,這一落后局面對國內食品安全和價格、消費者可自由支配的個人開支、以及緊張的土地、水和能源資源都形成了挑戰。
拜耳材料科學亞太區聚氨酯業務高級副總裁AzitaOwlia向記者表示,用冷藏卡車和集裝箱來運輸可減少對食品防腐劑的添加,讓消費者吃上更新鮮的食品,還有助于節能,并能提高農民收入。僅中國的冰箱市場每年就需要用到60萬噸的聚氨酯。
而拜耳即將在上海建成的氣相光氣化TDI生產廠在世界尚屬首創,可減少使用80%的溶劑,節能60%,每年還可減少60000噸的二氧化碳排放。
建筑節能也是拜耳集團的另一個重點。
目前,拜耳在青島興建中的首座生態商業建筑將展示拜耳的墻體隔熱系統料、屋頂隔熱系統料、聚碳酸酯板和合作伙伴提供的產品。一位拜耳公司人士表示,他們認為這座1000平方米的新廠辦公樓將為中國建筑業可持續發展中的里程碑。“也希望能夠把拜耳的環保材料解決方案推廣到全國各地的建筑物中,這將節省更多的能耗。”
相關統計顯示,目前建筑能耗占到全球總能耗的40%以及近三分之一的溫室氣體排放。而中國房地產市場每年的投資額以9.1%的速度保持增長。中國政府的計劃是到2020年把新建筑物的能源消耗減少65%。但一個嚴峻的現實是,聚氨酯在中國建筑隔熱應用上所占的比例僅為2%。而也因保溫材料使用不當或質量問題引發的火災也引起爭議,進一步讓該產業發展速度不盡如人意。
對此,拜耳相關人士表示,將嘗試與政府聯手,以一家公司或以行業聯盟的形式,確保建立適當的規范和有力的執法。“關于保溫材料,整個建筑行業必須學會把對的產品用在對的地方。”
據記者了解,在過去的一年,拜耳集團銷售額為351億歐元,資本支出為16億歐元,而其中僅研究投入就為31億歐元,公司業績增長迅速,而目前大中華區已成為拜耳公司在亞洲的第一大單一市場。“拜耳一直倡導綠色環保,我們所有的科研動力和理念皆是源于此,也因此拜耳公司進入了一個良性的發展道路。”拜耳集團高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