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示行業越賣越虧” 屬夸大其詞
2010年下半年,棉花價格在高位運行,由于化纖短纖與棉花存在較強的依附、互補關系,使紡織下游對化纖短纖的需求意愿明顯增強,國內一些企業看好粘膠短纖,紛紛上馬設備,致粘膠產能急劇放大。據中國化纖協會粘膠委員會統計,2010年我國粘膠纖維產能達到220萬噸,其中新增產能約80萬噸。從今年二季度開始,情況隨棉價的下行出現變化。生產粘膠的企業也出現了分化。
真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國內涉及粘膠生產的上市公司,除了山東海龍以外,還有湖北金環、新鄉化纖、南京化纖等。據公開資料顯示,湖北金環2010年化纖主業實現業務收入 6.7億元,利潤為-978.48萬元;而房地產主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552萬元,實現營業利潤303.15萬元。2010年報告期,湖北金環實現凈利潤450.33萬元,同比下降97.67%。該公司預告2011年一季度預計虧損400萬元~500萬元,凈利潤及每股收益同比下降幅度較大。其主要原因是原材料大幅上漲,帶來生產成本大幅上升。
新鄉化纖2010年利潤總額為 1.8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幅 12.80%。該公司為國內最大的粘膠長絲生產企業,目前擁有年產6萬噸粘膠長絲生產線,以及年產15萬噸粘膠短纖和年產8000噸氨綸生產能力。這幾年,新鄉化纖一直致力于差別化纖維發展,2009年和2010年分別建設的4萬噸/年高品質差別化粘膠短纖和4萬噸/年高濕模量粘膠短纖項目,為公司業績同比大幅增長打下了基礎。公司預告可以實現凈利潤約在1.4億~1.6億元,同比增幅達到40%~60%。此外,該公司1.2萬噸氨綸項目建成之后,可增加稅前利潤1.3億,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
南京化纖6月3日發布公告稱,2010年度,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0.50元(含稅)。本次分紅是由于粘膠纖維價格大幅上升,公司預計2010年度實現的凈利潤將比上年同期增加50%以上。
近日有媒體報道,由于粘膠大幅擴產,目前,粘膠短纖行業將開始“吞咽”前幾年大幅擴產的“苦果”。據記者了解,雖然粘膠產能擴大,但市場需求還是比較堅挺。在棉花等大宗商品已經告別低價格時代,作為棉花替代品的“人造棉”粘膠的價格有望重回高位。據中國化纖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0年度,粘膠整體呈現出一種持續上漲的趨勢,產品供需基本平衡,產銷量也有較大增長,庫存較小,經濟運行基本正常。2010年1~10月,粘膠纖維的產量較上年同期增長4.24%;粘膠纖維生產企業開工率約為90%。
處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山東海龍2010年一路走來,從持續虧損到粘膠停產檢修,對整個粘膠行業帶來的負面影響是有限的,充其量是個案。至于“行業龍頭山東海龍大規模停產,昭示了整個行業出現越賣越虧窘境”的說法,未免有點夸大其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