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季,全日本空輸公司將在全球率先運營美國波音的新型中型客機“787”。“787”的主機翼由三菱重工業制造,部件的35%來自日本企業,可謂日本的“準國產”飛機。
其最大特征在于材料。碳纖維復合材料(CFRP)占整體重量的50%。通過替代鋁合金等材料,重量比現有機型“767”減輕了20%,有助于提高燃效和續航距離,實現二氧化碳減排。
因為碳纖維呈黑色,東麗常務董事大西盛行把“787”稱作是“夢幻的‘黑色飛機’”。CFRP是把浸泡過樹脂的“預浸材”、即碳纖維多層重疊后燒制固定,得到任意的強度和剛性。如今,對于主流的PAN系碳纖維,3家日本廠商共占全球份額的7成。其中,第一大廠商東麗掌握4成。
東麗將向“787”提供全部需要的預浸材。組成主機翼和機身等框架的部分叫做“一次結構材料”,目前只有東麗的預浸材通過了波音的一次結構認證。
上世紀80年代前期,應波音開發大型客機“777”的要求,東麗對CFRP的抗沖擊性等性能進行改進,得到了尾翼等部位的采用。航空材料事業部長石井慶介表示,“因為東麗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在777中得到了認可,所以開發787的時候也聯系了我們”。
打響工廠選址戰略
如果向多家公司購買材料,材料的認證試驗需要龐大的費用,這似乎也是東麗贏得截至2021年的787長期供貨合同的原因之一。
東麗著眼于飛機的CFRP化,采取了工廠的選址戰略。
1992年,東麗在距離波音主力工廠不遠的美國華盛頓州塔科馬市建設了飛機用預浸材的生產基地。石井部長認為,在“787”的開發中,“便于與波音磨合的環境也發揮了作用”。
2009年,繼愛媛、塔科馬之后,另一座生產基地——石川工廠投入了運轉。生產“787”部件的三菱重工業公司、川崎重工業公司、富士重工業公司的工廠都位于東海地區。從運輸距離短的愛媛和石川供貨有助于減少供應鏈的浪費。
“787”生產步入正軌后,東麗每年將供應碳纖維3000~4000噸。該公司現在的產能為每年17900噸,今后還將繼續完善增產體制。對于致力發展環境相關業務的東麗,志在必得的“黑色飛機”有望成為實現飛躍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