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幾年,隨著一些大型家居企業和出口型門企的強勢入駐,國內油漆木門行業將提前進入整合期。未來的油漆木門的主戰場也必將從一線城市轉移到二、三線城市。經營二、三線區域性品牌的門企,特別是生產工藝相對簡單的實木復合門企業,將首先受到沖擊。因為,實木復合門相對于實木門、原木門來說,機械化、流水化程度更高,更容易形成批量化生產,所以也就更容易介入。
有專家預測,未來2年,國內將有20%的油漆木門企業倒閉,實木復合門或首當其沖。隨著大“軍團”的入駐,油漆木門行業中的一些中小型企業,特別是以生產實木復合門為主的企業將面臨困境。
中小門企應如何躲此一劫?筆者認為,只有避開競爭,才是最好的競爭。因為“大軍團”作戰,往往側重于“量”。如果中小企業能夠多在“質”上尋求突破,鎖定適合自己的那一部分消費者,則不失為最佳選擇。就產品而言,要在以下方面尋找突破口。
之一:產品第一,在款式設計上尋求“對路”創新,走差異化之路
由于實木復合門門邊與門芯板多為密度板貼實木皮,所以穩定性相對較好,且對周圍環境的適應能力也很強。油漆木門市場從東北到廣州,從山東到陜西,多數廠家的產品線都是以實木復合為主。而目前,實木復合門的市場非常混亂,產品從低端到高端,出現了眾多款式,導致了實木復合門市場的雜亂無章。未來在油漆木門市場上,實木復合門的競爭將最為慘烈。
實木門、原木門不僅天然環保,而且工藝復雜、創意無限。無論是在木雕制作上,還是在油漆飾面上,很多工藝是機械永遠無法取代的,很難實現流水化作業。油漆木門企業,如果在實木門上多下功夫,開發出更多的新款,在木門市場整合期到來時,也許就會有一片屬于自己的立足之地。
款式創新是困擾當下油漆木門企業發展的第一大難題。木門的款式創新,對設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需要設計人員熟知木門產品結構、熟悉產品生產設備,了解木工機械性能和加工能力;其次,設計人員還要了解產品使用材料的工藝和生產成本;再次,設計人員更要了解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
通過對展會以及國內各大市場的調查研究,筆者發現,近幾年我國的木門產品款式普遍缺乏新意且同質化嚴重。生產出來的木門產品,大多不中不洋、不雅不俗,不倫不類、毫無美感可言。而一些能夠吸引消費者眼球的木門款式,大多還是多年以前的款式。現有的木門款式,在原有款式的基礎上,即使有所改動,也都難逃原創品牌的影子。目前國內木門款式呈現這樣一種趨勢:南方出現模仿東威利、豪利、潤成創展、冠牛的現象;北方出現模仿卓友、華鶴、紅鶴、鈺玲瓏的局面。
中小木門企業模仿大企業款式,而大型木門企業由于缺少優秀的設計人才,使得產品款式無法創新,如此下去,中國門企何以發展?
筆者采訪了多家木門廠老板,從他們處得知,現在油漆木門廠家奇缺優秀的設計人員。很多老板反映,目前大多數的木門設計人員不是“機械操作手”,便是“空想家”。“機械操作手”只懂CAD制圖而沒有審美及創作靈感;“空想家”遠離市場、不熟悉木門結構,單憑自己的想象去設計產品,沒有考慮到諸如生產成本、機械加工能力、各種木材及原料配比對木門內在質量方面所產生的影響等問題。
現在,90%以上的木門廠家欲在產品款式上尋求突破。他們不惜花重金,四處尋覓優秀的設計人才。但是,人才雖然請來了,設計出來的門不是款式不符合機械設備原理,便是由于設計者不懂木門結構,使得設計出來的木門無法保證質量,或者生產成本過大。
更可怕的是,甚至有一些設計人員偷襲以前任職公司即將上市的設計圖紙,來到新公司招搖撞騙,結果等產品一上市,企業才發現與別人的產品雷同。給企業帶來了重大的損失,輕者需要賠償、道歉,重者將會對簿公堂。例如,2007年在北京的一次展會上,由于參展的產品完全相同,引發了一場兩企業的款式之爭,在業內轟動一時。
油漆木門之所以擁有誘人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在于其獨特的設計。其產品從出現以來,就給了所有從業者廣闊的創作空間。這種創作更多的是屬于文化藝術、技術工藝、審美等范疇,它與創作者擁有的財富多少、社會地位高低沒有絕對聯系。這就為資本實力遠遠不敵大門企的眾多中小門企,提供了公平競爭的機會。油漆木門在制造出廣受消費者好評的作品的同時,也造就了眾多百萬、千萬乃至億萬富翁。
之二:回歸產品,技術工藝上尋求突破,讓受眾為好品質買單
但是實木門、原木門容易開裂、變形,因為實木門、原木門的材料以整塊木材為主,而木材自身帶有的應力問題是不會通過外力所能改變的,所以完全避免變形、開裂是不可能的。這一技術難題,一直以來都困擾著實木門企業,也是諸多以生產實木復合門為主的企業,不敢越過雷池,轉型生產實木門的癥結所在。
同時,實木門多為各種實木集成材、指接材、鋸切單板制作而成;而原木門一般門邊和門芯板都為獨條木、橫拼板制作而成,這些原材料非常有限。隨著國家一系列限制性指令的出臺,森林砍伐被列入有計劃進行的范圍,所以每年能夠提供的木材原材料也在逐年遞減。
筆者建議,實木門、原木門生產企業應該在產品結構、新材料發明、節能環保等方面多做思考。例如,武漢林之杰木業有限公司最近發明的專利產品 “魯班榫框架木門基材”,就是采用速生材的針葉樹種、非標板和短頭料的闊葉樹種及社會遺棄材制成的。其原材料來源廣泛,成本低廉,物理性能優越,性價比高。而且其板面選擇的可塑性很大,產品分為尖、高、中、低四檔,可以適應不同層面的消費者,市場覆蓋面非常廣。
筆者在采訪其發明人王仁忠先生時獲悉,這種材料目前只適合做實木門的芯板基材。魯班榫框架木門基材經嚴格篩選和有講究的擺放,根據木材材料力學原理設計,使內應力“最小化”。通過“合理的材種搭配、科學的纖維布局、巧妙的生產工藝”實現其“良好的物理性能”,可用于有地熱采暖裝置的室內,也可用于濕度較大和含有堿、酸、沼氣等較惡劣的室內。
另外,營口卓友木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可移動調節框,不但可以節省材料,而且可以在門套兩邊3—5公分之內自由伸縮,能夠滿足目前我國建筑門洞尺寸不一的需求。這一技術可以實現實木復合門一定量的批量化庫存。相信不久的將來,油漆木門企業通過技術上的創新,能夠取得更多的突破(筆者曾實地考察過此項發明)。
之三:注重輔料選擇,做藝術化產品,產生品牌溢價
作為耐用消費品的油漆木門,在市場上能否被消費者接受,油漆飾面至關重要。正所謂“三分木工,七分油工”,好的油漆飾面可以充分體現木門的品質。而油漆飾面的好壞,主要體現在平流性、透亮性、飽滿度、木紋紋理的清晰度、光滑度、平整度等方面。這些都是完全可以通過用手摸、用眼睛看來分辨的,中小木門企業絕不能忽視這一方面。做好產品做久了,服務的久了,也便形成口碑和品牌度。
筆者在這里建議,油漆木門企業在做好市場營銷的同時,永遠不可以忘掉“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至理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