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纖產業:產業用成為新增長點
2011-8-31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化張產業 產業用 增長點
2010年,中國化纖業的增長達到有史以來的最高峰。然而數字上的高增長并沒有讓行業對未來的發展盲目樂觀,倒是引起業內的擔憂。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的整體效益也好于去年,但不少企業卻反映經營并不如去年順暢。“去年是個特殊的年份。”在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會長端小平看來,去年效益好一方面是金融危機造成前年的數據基數低,二是棉價的大幅上漲給化纖業帶來的機會。而今年面對原料價格的上漲、低碳環保要求的提高,化纖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轉型升級成為我國化纖業的必由之路。如何升級?發展哪些技術?如何開拓市場?......一系列問題等待破解。
從數字上看,今年上半年我國化纖業依然保持著不小的增長,但產值、出口、經濟效益等主要指標的增速卻出現大幅下降。“這說明當前的行業發展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反映了紡織業的整體需求在悄然發生著變化。”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秘書長鄭俊林分析說,未來行業增速不可能那樣高了。相比去年化纖行業空前的繁榮,今年下半年的形勢“可能會嚴峻一些”。
2011年是我國“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紡織行業調整與振興規劃》的最后一年。在開局之年,我國化纖業的發展狀況和發展態勢對于完成“十二五”各項目標任務以至未來中長期發展至關重要。
全球化纖產業格局深刻變化
隨著全球化纖生產進一步向中國轉移,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化纖生產國,中國化纖產量占據全球總量的60%以上,傳統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產能不斷萎縮,其新產品研發能力和生產能力明顯不足。但日本、韓國、美國,以及歐洲地區在高性能纖維及生物質材料領域已成為全球高新技術纖維及生物質工程技術的領先者和壟斷者,他們也在通過產業結構調整、資源整合以進一步強化這種優勢。中國化纖工業的發展正從量的增長轉向品種、質量的提高,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已成為中國化纖工業發展的主旋律。
中國化纖工業在“十一五”期間保持了13%的年均增速。“十二五”期間,化纖工業規劃將發展增速調整為6%左右。端小平解釋說,“從13%到6%看似下降很多,但由于中國化纖產能的基數較大,中國化纖業在世界化纖格局中的主導地位不會改變。”按照這個速度發展,到2015年,中國化纖產量將達到4100萬噸。中國未來重點發展哪些領域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高度關注。
中國經濟正處于深度轉型階段,中國人均GDP達到4000多美元,已進入中等發達國家的門檻。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內需將保持穩步增長,中產階級將成為國內消費主流,這一群體對中高檔、個性化產品的需求更為強烈。化纖業發展也必須適應這種變化,為滿足市場需求提供保障。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