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伊利諾斯州ROMEOVILLE(2011年8月30日)在貌似“不光鮮”的塑料廢料交易和再生領域經營了12年后,總部設于美國伊利諾斯州Romeoville的Parc Corp.(帕克公司)迎來了突破性的進展。
這家私營公司的創始人兼總裁鉉穎告訴美國《塑料新聞》說,該公司與多家知名跨國消費品牌在中國的工廠建立了直接業務往來,通過帕克公司在華工廠(青島致遠帕克塑料有限公司)為他們提供消費后再生塑料。
“過去數年來,這些跨國公司一直在為他們的中國工廠尋找穩定可靠的高品質消費后樹脂供應來源。能夠找到帕克公司成為他們的獨家供應商,讓這些大公司感到松了一口氣,免除了后顧之憂。”
其中一家客戶是美國的個人護理用品大品牌,過去一度從美國和墨西哥采購再生樹脂。
由于美國再生企業普遍采用自動化分揀工序,相比國內的手工分揀,美國再生企業的生產損耗較大。但最終,由于北美再生企業的再生樹脂價格高于原生樹脂,產品缺乏競爭力。
鉉穎說,帕克公司現在受邀供應該客戶在歐洲和南美的工廠,但再生料產品供不應求。
帕克公司還為多家跨國電腦OEM供應再生的聚碳酸酯/ABS,用于制造電腦外殼。
她說:“我們可以保證再生樹脂的品質和性能絲毫不亞于原生樹脂。”
鉉穎說,她在適當的時機發現了最適宜的市場利基。為順應全球消費市場的新趨勢,跨國品牌商開始加大新產品中的消費后塑料材料含量。這些公司的產品制造大多是由其中國工廠進行的,但在中國卻難以找到各方面符合要求的再生料供應商。盡管國內有著數量龐大的中小型塑料再生企業,但沒有幾家在產品和服務上有能力達到大型跨國生產商的期望和要求。
鉉穎說,機遇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她在經濟危機期間沒有停止投資的腳步,而是專注于逆勢成長,事實證明這一決定是正確的,盡管在當時是一個不易的決定。“我記得在2009年春節前后,我們的青島工廠幾乎沒活可做。但我們沒有關閉工廠也沒有裁員,這在經濟危機過后給我們帶來了回報。”
在市場需求復蘇后,一直蓄勢待發的帕克公司迅速搶占了后危機時代的發展先機。
隨著帕克公司在中國成功地幫助跨國客戶建立起供應鏈,其美國總部工廠也隨之進行擴充。該公司在近期買下了原先一直租用的12萬平方英尺的倉庫,并在過去2年半時間里在總部新增了10名員工。
作為美國伊利諾斯州最大的出口企業之一,帕克公司有望進一步擴大對中國的塑料廢料出口。
鉉穎說:“我們所從事的再生事業為推動全球環保和可持續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們采用先進的技術,進行精細化使用,提高了塑料廢料的利用價值,并為塑料再生在消費者和普通大眾眼中樹立起更好的形象。現在我們對塑料再生加工充滿了前所未有的信心。”
Parc公司將參加9月27日-29日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奧蘭多召開的企業廢物處理和再生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