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清港鎮人民政府聯合環保、工商、電力、公安等部門,對該鎮區域內25家廢舊塑料造粒加工企業進行強制關停。
近年來,清港鎮廢舊塑料回收、粉碎、造粒工廠“遍地開花”,據統計,這類企業共有80家。它們以廢舊塑料薄膜、編織袋甚至垃圾為原料,經分揀、清洗、粉碎,加熱制成塑料粒,提供給塑料制品生產企業。由于成本低廉,生產工藝簡單,且大多以家庭作坊形式運作,絕大多數企業達不到環保條件,屬于無照經營。
前路村是廢舊塑料加工企業較為集中的一個村。筆者在現場看到,十余家廢舊塑料加工企業集中在農田中,回收來的塑料垃圾,成捆成堆,疊成小山,而令人揪心的是,這些企業緊挨著的便是泄洪道,不少烏黑的污水從排污口出來,隨著洪道里的水往下流。
“塑料造粒企業污染尤其嚴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刺鼻難聞,廢渣被隨意傾倒或焚燒,洗滌廢水更是直接流入農田、河流。目前芳清河水質遭到極大破壞,經檢測,部分水域水質已處于五類、甚至劣五類水平。”清港鎮環保所有關工作人員介紹說。
據介紹,早在一個月前,清港鎮聯合環保部門向塑料造粒企業下發了《關于廢舊塑料行業取締的通知》,要求他們在8月1日前自行關停。從檢查情況來看,全鎮25家造粒企業中24家已經暫停生產,其中4家已自覺清理了生產設備。電力部門現場對這25家企業采取斷線停電的措施,防止反彈。
據了解,清港鎮將實行分階段整治的方法,在今年年底前,取締關停無證無照、違章搭建以及位于居住區內的加工戶。同時采取疏堵結合的辦法,實行過渡期監管,逐步使中趙、西林、前路、袁家等村廢塑料生產加工企業進入臨時加工場所,過渡期屆滿不能達到合法經營要求的主動退出。通過全面整治,基本消除廢塑料再生利用行業環境污染,規范廢塑料加工交易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