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涂料行業協會成立于2000年6月3日,每屆為4年。第一次換屆在2004年2月26日。第二次換屆在2008年 2月23日完成。原會長(寧波市工貿經營公司副總)劉冰現擔任名譽會長,會長由飛輪造漆公司袁泉利總經理擔任,秘書長是原飛輪集團公司副總副書記曹存寧。
本協會目前有三名專職人員,文化程度為大專或本科,平均年齡39歲。機構設置有:經營專業委員會(涂料經銷片)和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其責任分別是開展涂料營銷和市場的研討和自律;企業和行業標準化推進和提升工作。近年,協會加強產學研對接工作,推進企業轉型升級。
本會自身的工作主要有這幾塊:1、通過專題會議、協會網站和會刊為企業提供多方面的指導和服務。如專家論壇、標準宣貫、培訓、會展、技術研討、各類信息、考察、交流、鑒定等活動。2、逐步完善行業統計網絡、深化每半年行業生產運行分析,為行業健康發展和企業決策服務。3、走訪企業,不斷深化行業的研究內容。從2002年全市對涂料行業整頓之后,本協會與市技監局等部門的工作互動不斷加強,推動了行業調研的深入。近幾年,對建筑涂料和溶劑型涂料的調研告一段落,2007年又對粉末涂料進行調研,在9月份完成寧波粉末涂料調研報告,并在會刊和網站上公布。2010年,粉末涂料聯盟標準項目列入省重點項目。協會成立以來,對企業的走訪已超過 400家/次,僅2006年走訪企業100家/次,2007年,至少走訪50家/次。通過協會與有關部門的互動和企業的全面走訪(結合普查登記),使協會的工作做細做實。寧波涂協的做法已引起《中國化工報》和國家協會的關注和重視。4、緊緊抓住精細化工標準化工作來提升行業發展。本協會在市技監局標計處的指導和支持下,2006年8月8日成立寧波市涂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依托骨干企業組成專家組,為企業標準化工作發揮推動作用。據不完全統計,至少有六家企業參加全國行業標準起草工作。今年又出現參加“打包”若干只標準起草的企業。下步向行業新標準推薦這一方向發展。2007年,已為23家企業的企標制訂和備案工作進行指導和幫助。涂料已列入省十大急待發展的精細化工之一。寧波的防腐涂料也納入海洋經濟中的新材料。
涂料和涂裝的發展由于各行業需求而不斷增長和提升,加上寧波區域的優勢,寧波涂料(和涂裝)產業的發展空間良好,但對協會的工作帶來較大的壓力,所以,如何發揮骨干企業在協會的作用和選用高素質的工作人員來適應協會發展的需要是第三屆工作的重點。協會的工作是服務和指導企業,而不是總結和搜集企業自身的成果作為協會工作和評比的重點。
本行業概況:
1、本行業有企業140家左右(不含年銷售值幾十萬或證件不全的小、陋企業),入會企業超過100家。還有經銷和相關單位40家,共有會員147家。其中主要骨干企業全部入會。規模企業(千萬元/年產值以上)約35家(不含經銷單位),占全行業25%左右。
2、從業人員數:①生產企業人員近4000人左右;②把全市的涂料經銷單位加入,需要增加3000人;③如果把涂裝工包括進去,需要增加1萬人。一般按①計算。
3、年生產銷售情況。2010年納入統計的101家企業,產值超過22個億,占行業的80%以上,這與寧波250億以上的以上(和涂裝)市場需求相差甚遠。但在全省的地位仍處在前二名。特別是其中的粉末涂料是長三角地區的生產基地,大部分服務家電出口或產品出口。是寧波涂料的亮點。
4、寧波涂料的優勢產品和優勢企業(或代表性企業)有:①船舶涂料——寧波飛輪造漆公司,是原化工部定點單位和軍工定點單位。處于省內領先,國內先進。②粉末涂料有跨國公司——(寧波)阿克蘇、“十五”國家攻關項目完成企業——東海粉末涂料公司、潛力型粉末涂料新企業——派特勒公司,僅開張三年,年產值已超四千萬。③高端工程頻頻亮相單位——東升科技發展公司的氟碳涂料用在青藏鐵路,南京大橋,杭州灣大橋。④集裝箱箱底涂料——九龍涂料公司在國內處于領先。卷鋼涂料規模企業——正良涂料公司。重防腐涂料重點企業——大達化學公司。鈦白粉優秀單位——寧波新福公司。粉末涂料助劑龍頭企業——南海化學公司。氯化聚烯烴系列樹脂先進單位——裕隆化工公司等一批優秀企業正在崛壯成長。
十一五發展概況和“十二五”行業發展前景
寧波涂料逐步向差異化、功能化、高端化方向發展,“十一五”末,預計小企業會減少10家以上,但總產值會提高到40億左右。是“十五”末的1倍以上。
到2015年,即“十二五”末,寧波涂料總產值能提高到60億,(不含涂裝),主要增長點在船舶涂料、海洋涂料、家電涂料(粉末涂料)、工藝涂料、重防腐涂料、各類工程涂料。目前上億企業只有4家,到2015年會出現超過10億/年產值的企業。上億規模的企業會超過6家。寧波涂料產業發展風險小,前景好,是政府值得扶持的產業。如果能做到寧波塑機和模具的市場概念,加上涂料的涂裝一體化,那么,它的總產值至少在200億/年。作為精細化工,涂料行業具有安全性相對較高,環境污染不大,發展和應用領域廣,環保型產品比例逐步上升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