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集空氣樣本
從采樣瓶中抽出氣體樣本,注入氣袋中后再進行嗅辨工作。
遼寧省環境監測實驗中心的嗅辨師正在對采集到的空氣樣本進行嗅辨。
新聞背景
多年前,曾有一部經典電影《聞香識女人》感動了無數影迷,劇中讓人難忘的不單是那一支華美的探戈舞,更讓人記憶深刻的是,阿爾?帕西諾扮演的雙目失明的主人公靠著超眾的嗅覺來感知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在觀看影片時,也許很多人認為這只不過是一個浪漫的故事,“聞香識人”不過是個傳說。但是,人們有所不知的是,今天就在我們身邊也有這樣的人,他們的職業就是用鼻子為我們的生活環境打分,來時刻監察環境質量。只是,與阿爾?帕西諾聞香不同,他們的鼻子在工作中主要用來“聞臭”,專業上稱他們為“嗅辨師”,也有一種通俗的叫法是“聞臭師”。
應該說直到今天,“嗅辨師”這個職業對大眾來說依然是神秘和陌生的。近日,記者走進遼寧省環境監測實驗中心,對“嗅辨師”的工作性質和任務進行了細致的了解,為讀者揭開其神秘面紗。
科學儀器代替不了人鼻
“嗅辨師的任務就是與環境中的惡臭污染物戰斗。”在省環境監測實驗中心工作多年的嗅辨師東明這樣告訴記者。
惡臭污染物是指一切刺激嗅覺器官、引起人們不愉快以及損害生活環境的氣體物質。當然,這里的惡臭污染物并非單指有臭味的氣體。
“哪怕是香氣,如果過于濃烈,影響到周圍人們的生產、生活,也要算進惡臭污染物。 ”東明說。
惡臭物質會使聞到的人出現惡心、嘔吐、頭痛等癥狀,嚴重者可發生呼吸道疾病,危害人體健康。近年來,人們的生活觀念在轉變和提升,對環境更加關心,要求也更高了。惡臭污染物是一種公共污染,被列入世界七大公害。
然而,也許很多人都想不到,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現代化的儀器設備仍難以完成對臭氣濃度的檢測。
根據 《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惡臭污染物控制指標有氨、三甲胺、硫化氫、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二硫化碳、苯乙烯、臭氣濃度等九項。如利用儀器、設備,一般只能測量出前八項單一氣體的濃度指標,第九項綜合性異味的濃度很難通過儀器來判斷。
“這就需要嗅辨師利用嗅覺實驗的方法來進行測試了,以判定惡臭污染的程度。”東明說,“其實人的嗅覺在某種程度上比儀器還要靈敏,對于微量的臭氣,有時候即使是高精密的儀器也測不出來,但訓練有素的專業人士卻可以聞出來。 ”
惡臭是一種感覺性公害,會給人們帶來不愉快的感覺和心理反應,主觀因素很強。惡臭污染不僅要靠分析儀器來拿出數據,同時還要靠人的感知思維來進行評價和判斷。
因此,嗅辨師是再先進的機器都無可取代的一種職業,嗅辨法是目前國際上通用的一種評判惡臭污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