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特殊化學品集團朗盛9月13日發布信息,稱將首次進入即將于9月19日新發布的道瓊斯世界可持續發展指數(DJSI)之中。這一權威的全球可持續發展指數每年編制一次,編制參考依據為經濟、生態和社會標準。
“只有在環境友好和社會責任上下功夫,才可能實現可持續的經濟成功。這一信念是朗盛哲學的組成部分,也是為什么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深深植根于我們的企業戰略之中。”朗盛管理董事會成員柏蔚寧(Werner Breuers)強調了化工企業在建設可持續發展社會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畢竟,化學工業要通過產品來為環境保護作出貢獻。今天,全世界化學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每制造一噸溫室氣體,便通過其高性能的產品減少多達兩噸半的排放量。”
朗盛于今年7月加入了全世界最大且發展最快的企業社會責任(CSR)計劃——聯合國全球公約(United Nations Global Compact)。以氣候保護為例,朗盛追尋的目標十分明確:到2015年,各業務部的單位二氧化碳排放和單位能量消耗將減少10%。朗盛在2007至2009年間,已經減少了約50%的CO2排放量。
這些可持續標準和活動還使得設在慕尼黑的獨立評估機構oekom research在今年年初時候將朗盛的企業責任評級調高至“C+”。這一調高的評級同時適用于“社會”和“環境”兩大類別。
朗盛自今年4月份以來還達到了進入FTSE4Good指數的標準,納入這一指數的公司都是在環保、人權和社會標準中表現卓越的企業。
據了解,世界DJSI指數遵循了“業界最佳”原則:納入的企業不僅要滿足既定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標準,而且只有那些在特定產業中擁有可持續發展最佳聲譽的企業才會被納入。在世界DJSI指數每年調查的約2500家企業中,每種產業中排名前10%的企業才得以納入。評估由獨立的瑞士評估機構SAM作出。根據道瓊斯指數和SAM的數據,目前有16個國家的投資經理將道瓊斯可持續指數作為股權投資決策的依據之一,他們對總價值超過80億美元的資產進行投資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