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高端,搶奪市場話語權
目前國內濾料產業集中度越來越高,60%的市場份額被大企業所占據,呈群雄割據局面。覬覦中國這一全球最大高溫濾料市場,跨國公司很早便著手布局,在中國建基地,希冀憑借其較高的品牌知名度、產品成熟度,搶灘中國市場。
中材科技面臨的是與國際巨頭更加激烈的競爭。“如今的濾材市場已經全球化,終端用戶在世界范圍內有更大的選擇權。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有些高溫濾料原料,如P84纖維仍依賴進口;一些國際品牌為守住市場份額,自降身價,以規避其價格高、交貨期長的短板;濾料產業三分產品、七分使用的特點,也使業界企業面臨巨大的成本壓力。中材科技在濾料板塊上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就是基于降低生產成本、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等方面的考慮。”從趙謙的語氣中,不難聽出中材科技濾料產業定位高端、特色發展、誓與國外巨頭一爭高下、擎起民族產業大旗的雄心。
在完善市場營銷體系過程中,中材科技逐漸把服務重心從產品應用向除塵服務轉變。“實現客戶過濾系統的最優化;建立持續優化標準化作業體系、質量評價體系和市場服務體系。這些都是業內其他企業所不具備的。”公司市場部主管說:“濾料產品需要定期更換,濾袋與除塵器設備是否配套,骨架好壞,都直接影響濾材使用壽命。普通濾袋的工作壽命為一兩年。我們根據實際工況條件,幫湖南一家水泥廠選型的濾袋服役已超過3年,江西余姚一家水泥企業的濾袋工作壽命居然超過7年。”
“在產業架構方面,我們更注重長遠效益,一直秉承的目標是用戶利益最大化和產品使用的安全、高效。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奪得先機。”中材科技濾材事業部總經理宋尚軍說。
順勢而謀,延伸全產業鏈
受益于國家產業政策的利好,中材科技不僅搶食到了濾材產業頭啖湯,對進軍環保產業縱深市場更是充滿了期許。
有數據顯示,“十一五”期間,國家在節能減排方面的投資超過1000億元,成就了濾料市場快速、向好的發展前景。2010年濾料全行業年產值為33億元,2015年將達到40億~50億元。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行業和固廢、危廢及醫療廢物焚燒等新興應用領域中,在建和已建投產的企業必須100%使用袋式除塵器。
目前,水泥行業袋式除塵器使用比例達80%左右。根據國家產業結構調整要求,2009年以后新上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必須全部采用袋式除塵器;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的《關于水泥工業節能減排的指導意見》中,明確2011~2015年現有水泥窯電除塵器改為袋式除塵器。業內人士推斷,新型干法水泥窯尾袋式除塵器使用比例將達到63%~68%。
由此可見,雖說傳統的水泥、鋼鐵、電力行業仍是袋式除塵技術服務的重頭戲,但若以成長性和市場集中度來考察環保各子領域,水泥行業目前正處在最優狀態。何況對中材科技來說,中材集團設計有1118條日產2500~5000噸水泥生產線,僅集團內的采購量,即可使其坐擁近10億元的幣場份額。
顯然,中材科技定位深耕過濾材料產業,看中的正是這一應用市場的巨大發展空間。“企業發展戰略必須緊跟國家戰略。中材集團戰略目標定位‘一流的產業水平,一流的自主創新能力,一流的現代企業管理體系,一流的國際品牌,一流的企業文化’是我們的追求目標。我們將充分依托央企資金、市場、技術、人才、規模等優勢,按照集團的戰略部署,全方位打造國內外知名SINOMA濾材品牌,肩負起發展壯大我國濾材產業歷史使命,向‘全國第一,世界前三’的目標挺進。”對此,趙謙顯得成竹在胸。
中材科技濾料產業戰略成功之處在于扣準了政府法規、可循環再利用、可持續發展標準,以及供應鏈合并等產業發展主題,以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對接為切入點,從中收獲的不僅是技術上的對接,更是效益上的對接。
10月份,中材科技的1條合成纖維濾料生產線即將投產。這項擴產計劃的實施,不僅可大大增厚其濾料產品在電力、垃圾焚燒、化工等行業的市場業績,還將挑戰國際知名品牌在中國濾材市場的主導地位,使之國內最大袋式除塵用過濾材料生產商的龍頭地位更加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