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東,這個“英雄城市”不僅僅在走向“江海之城”,它的儀器儀表產業也正在撥快發展的時鐘。
2008年,丹東市正式啟動并開發建設新城區。
丹東新區位于丹東老城區的西南方向,是丹東—東港同城化的連接帶,規劃面積為61.8平方公里。
由此,丹東這個依山面江的帶狀城市,在城市空間上一下子拉大了,丹東也隨之成為全國少有的既臨江又臨海的“江海城市”。
丹東新區到底應該是什么模樣?
據介紹,丹東新城區規劃建設商貿、生活、工業相互疊加的三個功能區,東部商貿區主要包含:金融、商貿、信息、辦公、旅游、休閑功能;中部生活區主要發展:居住、醫療、體育等;西部工業區主要發展工業企業,形成以高加工度、高附加值的制造業為重點的現代化園區。
目前丹東新區已經具備了10萬人生活居住的承載能力。市民服務中心、大學與中小學校、商業街、城市公園、醫院已經或即將投入使用;在建和已竣工商業地產項目近40個,建筑面積750萬平方米。
臨港產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欒春新介紹,丹東在省內第一個成立了失地農民就業服務中心,研究制定了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政策,加快農民新區住宅樓建設,幫助被征地農民在新區企業就業。目前,浪頭鎮登記失地農民加城鎮下崗工人1300人次,安排就業230人。
擬投資18億人民幣的新鴨綠江大橋——鴨綠江界河公路大橋建設項目,將成為中朝兩國推進鴨綠江下游“黃金坪島自由貿易地帶”的重要通道,也將成為發展中朝旅游的重要樞紐。
新鴨綠江大橋直接連接沿海產業帶的丹東產業園區,將有利于促進丹東區域外向型經濟的形成,并帶動沿海經濟帶其他城市的快速發展。
新鴨綠江大橋的建成,將為朝鮮—丹東—沈陽、北京實現快速鏈接創造條件。這對我國東北地區快速發展,特別是丹東經濟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丹東臨港產業園區里各大工業園區也在爭搶開工。
遼寧儀器儀表產業基地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高峻告訴記者,2009年4月,我省確定了建設遼寧儀器儀表產業基地的目標,將丹東市打造成為千億元規模的現代儀器儀表產業基地。
丹東的儀器儀表產業締造了“丹東速度”,丹東市用20天即完成了初步發展規劃;一個月內,招商工作全面展開;兩個月后,起步區一期20萬平方米標準廠房上梁……
儀器儀表產業的發展,為丹東找到一個新的增長點,也撥快了丹東發展的時鐘。
告別了耕種,“現在也有了夜生活”
王春蘭以前的家已經成了一片工地,這里建設的是丹東新區儀器儀表產業基地二期項目。
每天下班后,56歲的王春蘭都會到她住所前的一處工地上去看一看。她并不知道這里未來會是怎么樣,但卻感受到了生活的變化,動遷給她帶來了希望和夢想。
“‘洗腳上田’,由農民轉為市民,工作比以前輕松多了,也有了保險!蓖醮禾m說。
丹東未來的構想王春蘭并不清楚,但她卻能感受到這些構想給她生活帶來的變化。
2010年,王春蘭所在的浪頭鎮文安村動遷,56歲的她告別了耕種30多年的土地,在新城區的遼寧機電學院當起了保潔員!艾F在生活比以前好多了。以前沒有錢,想吃什么不能馬上買,現在是想吃什么就能買什么!蓖醮禾m說。
王春蘭告訴記者,以前種地時,一年到頭賺不了幾個錢,現在的工作每月有800元的工資,單位還給上保險,老了也有生活保障,工作時間是7時30分至16時30分,同種地相比很輕松。
“現在也有了夜生活,”王春蘭開玩笑說,“以前這里是農村,一到晚上就沒有了事做,現在路邊街燈很亮,晚上還出來和大家一起跳舞,有時還烤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