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的大型儀器設備將不再“養在深閨”,社會機構和企業可以有償使用。日前,武漢大學召開會議,探討進一步推動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未來,在滿足教學科研的情況下,學校能開放的大型儀器設備將全部對社會開放。
企業可有償使用大型儀器
武漢大學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副處長畢為民介紹,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間,大型儀器設備的共享早已是常態,既可以減少重復購置,節約資源,也利于高校發揮各自的優勢。
從上世紀80年代起,武大已有部分儀器設備開始對社會開放。當時開放的設備主要是學校測試中心的部分儀器,為刑事案件的偵破、食品藥品樣本提供分析檢測。
畢為民稱,大型儀器設備動輒耗資數百萬,一般的企業可能一年只用得到一兩次,與其購買設備,不如向高校購買服務。高校不僅能在儀器設備上對企業和機構進行支持,還能在智力資源和技術力量上提供幫助。
“納稅人的錢,不能白白放壞”
畢為民介紹,除了原來測試中心的部分儀器,下一步武大可能開放各學院能開放的所有儀器設備,實際上,目前已有部分學院以項目的方式與企業實現了這種共享。共享的前提是滿足學校的教學科研,目前學校的實驗室有部分儀器閑置,如果向社會開放,希望能夠達到24小時×7天的使用效率。
由于儀器過度使用會造成損壞,武大將向使用的企業收取一定的服務費,但不以盈利為目的。有老師擔心,收取的服務費用還不夠維修和更新設備。對此,畢為民表示:“雖然儀器設備放在高校內,但都是納稅人的錢,不能白白放壞。”
多項措施推進開放共享工作
9月19日至20日,武漢大學召開大型儀器設備管理工作研討會,常務副校長李清泉、省科技廳有關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據武漢大學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處長夏建潮介紹,目前學校采取的具體措施包括:成立大型儀器設備管理專家委員會;著手制訂校內外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收費標準,全面推行大型儀器設備有償使用,利用經濟手段打破院系壁壘;設立大型儀器開放共享補助經費,重點支持科研處于起步階段的青年教師;強化大型儀器設備使用效益考核;加強儀器信息采集裝置的研制,通過共享平臺實時獲取大型儀器工作狀態;建成高性能計算平臺;不斷改革共享服務模式;大力開展用戶培訓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