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吉林石化公司又有5名處級干部起程奔赴清華大學深造,今年已有60名專業人才先后到名校“取經”。這是吉林石化培養高端人才隊伍、打造人才孵化基地采取的系列措施之一。
吉林石化相關負責人說,人才是企業發展的第一資源,為了培養和吸引更多的寶貴人才,公司采用內引外聯、“走出去請進來”等多種方式,積極搭建人才引進、人才培養平臺,使“人才興企”戰略落到實處。
在人才引進上,吉林石化參與了當地政府組織的“海智計劃”,瞄準海外一流人才,建立綠色通道,堅持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和事業留人,在各大院校發現人才。僅去年以來,從國外引進博士3人,從國內知名院校引進博士5人、碩士58人,為公司高端人才隊伍注入新的活力。
畢業于日本神戶大學的胡世洋,謝絕了導師的挽留,一個月前來到吉林石化從事新能源研發工作。他說,這里良好的科研環境和尊重人才的濃厚氛圍,是自己選擇來這里工作的重要原因。
在人才隊伍培養上,吉林石化積極搭建成長平臺,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為他們“充電”。
今年年初以來,吉林石化先后選拔26名優秀科技人員到華東理工大學、上海師范大學攻讀工程碩士,2名優秀科研人員去國外進修學習,5名博士到工廠掛職鍛煉,人才隊伍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進一步提升。陸書來博士到工廠掛職鍛煉以來,整合工廠技術、人才以及資源優勢,帶領科研人員潛心鉆研,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年20萬噸ABS工藝包,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搭建國際交流平臺,開展國際國內學術交流活動。吉林石化邀請國際知名教授進行丁苯橡膠、乙丙橡膠知識講學,組織科技人員參加JEC碳纖維會議和迪拜全球合成橡膠年會,開展芬蘭燃料乙醇考察、韓國ABS技術交流活動,赴美國和德國科研機構開展乙丙橡膠和ABS后處理試驗,拓寬了視野。另外,吉林石化加大國內交流力度,舉辦學術會議、專家講座60余次,參加技術交流20余次,了解行業趨勢,促進了科研工作和國際先進技術接軌。
加大激勵措施。吉林石化推行課題負責人競聘制和技術津貼制,有40人通過競聘走上負責人崗位,享受技術津貼,形成了能者上、人盡其才的良好環境。通過培養、選拔、推薦,4人成為集團公司高級技術專家,25人成為地區公司技術專家,8人被推薦為吉林省第三批高級技術專家,4人晉升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在各自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
“開展課題研究42項,36項成果通過鑒定或驗收,3項成果實現產業化,12項成果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這是公司兩年來在科技創新上取得的可喜成果。”吉林石化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