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國全面啟動和實施的大飛機重大專項整體配套項目中,包括了碳纖維在內的諸多化工新材料項目,隨之而來的,是以該專項為代表國內各領域對碳纖維產品需求的增加,許多碳纖維研究項目或千噸級產業項目紛紛啟動。
而隨著汽車環保節能的要求,在未來汽車的生產中,碳纖維材料逐漸取代笨重鋼材的潛力非常巨大。
實驗證明,燃料消耗與汽車質量成正比。汽車質量越輕,燃料消耗就越少。當前,汽車的輕量化已經成為世界汽車發展的潮流,大比例地使用碳纖維復合材料將是未來趨勢。對于中國這樣一個汽車消費和生產大國而言,碳纖維在汽車上的應用,將會發展成一個充滿創新和機遇的巨大市場。
另外,隨著國內風電裝置特別是海上風電的大量建設,碳纖維需求量將有爆發式增長。2010年隨著中國海上風電序幕的拉開,碳纖維在風機葉片領域的技術研究將成為風電市場新的重頭課題,這也為風電設備企業提供了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中國碳纖維產業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根據風電行業相關標準,2兆瓦以上風電設備必須采用碳纖維材料。而在海上風電系統中,應當開發出功率更大的風力發電機和更長的葉片,用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海上風機葉片需要有很強的耐鹽霧腐蝕、耐海浪及潮流沖擊的性能,由于是在海上安裝,需要葉片的質量更輕量化,這些性能要求遠遠不是傳統葉片材料所能夠滿足的,而碳纖維復合材料相對于傳統材料更能滿足海上風電葉片所需達到的強度和硬度。
目前對碳纖維國產化的需求最為緊迫的軍工行業。先進的飛機、導彈、航天器等更新換代,離不開碳纖維等新材料顯著改善軍工產品的性能,但需求遠遠大于目前全國的供給量。
隨著新一代戰斗機等縣級武器的開發,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已成為發展現代戰略武器必不可少的新材料之一,已廣泛應用于戰略導彈、隱身戰機、現代艦艇以及非殺傷武器等許多方面,用量與日俱增,涉及的武器裝備越來越多。據了解,目前國內軍品領域每年需求量在26噸左右,但全國范圍內僅有中鋼吉炭旗下的全資子公司神舟碳纖維能生產該類產品,而且產能僅為10噸。因此供需缺口也比較大。
鑒于上述高新技術行業對碳纖維的需求較大,中鋼吉炭、大元股份等企業將從中受益。
中鋼吉炭不僅在軍工領域獨領風騷,而且在民用領域也具有技術優勢。
中鋼吉炭全資子公司神舟碳纖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軍用碳纖維,是國防科工委唯一一家制定采購企業,用于我國神舟飛船系列等軍事國防產品。但每年用量僅10噸碳纖維(規格為1K-2K的高端產品),目前售價已經提高到3,300元/kg,毛利率在35%左右。
另外中鋼吉炭在2008年設立江城碳纖維有限公司,與集團公司分別擁有江城碳纖維公司30%、70%股權。該項目計劃生產2,000t民用碳纖維,一期500t,二期1,500t。預計2012年第四季度就可開始試運行。江城碳纖維生產的民用碳纖維主要是6K和12K的品種,成為國內重要碳纖維生產基地。
大元股份是嘉興中寶碳纖維有限責任公司控股股東。作為行業龍頭之一,大元股份將占得市場先機。
嘉興中寶碳纖維有限責任公司是國內三大碳纖維制品巨頭之一,擁有產能300萬平方米碳纖維預浸料生產線,其預浸布銷售毛利率在40%以上。2011年上半年,大元股份碳纖維及其制品實現營業收入0.31億元,銷售毛利率達到21.29%,相對于2010年同期已經大幅改善。2010年同期,碳纖維及其制品實現營業收入0.15億元,銷售毛利率僅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