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前的維新制帶廠還是一家小作坊,如今的雙星產品已延伸到制鞋、輪胎、機械等23個領域;30年前的國營橡膠九廠還只能生產單一品種的黃膠鞋,如今的雙星已經能夠生產全鋼子午胎、半鋼轎車胎等各種輪胎,數百個品種、幾千個花色的鞋子,以及高端鑄造機械產品。雙星集團發生的巨變令人驚嘆。
據統計,雙星每年生產各種輪胎1000萬套。從1998年進入輪胎產業,雙星已經具備近百個規格輪胎的生產能力。雙星不僅制造了適應國情的“三王”(耐磨王、驅動王、載重王)系列輪胎,而且在引領國際輪胎趨勢的軍胎、雙色商標輪胎、環保輪胎、專用輪胎等系列產品的開發生產上也建樹頗多。由于掌握了高端技術,雙星無可挑剔地成為同時為國慶60周年閱兵儀式提供鞋和軍胎的企業。雙星青島輪胎總公司總工程師林向陽告訴記者,雙星還是全國第一家成功開發出超寬低斷面445/50R22.5規格輪胎的企業,目前只有少數幾家跨國輪胎巨頭掌握了該規格產品的生產技術。
以做鞋起家的雙星,在制鞋工藝和款式上自然技藝獨到,在全國創造了眾多第一。
“全國最早做出牛筋底鞋的就是雙星”,雙星集團總工程師沙淑芬回憶說,“上世紀80年代中期,國內用天然橡膠制鞋底的技術已非常成熟,但是用透明合成膠做鞋底卻鮮有突破。我們總裁汪海認定合成膠材料的性能優越,在配方、硫化等方面完成多個技術突破后,公司終于造出了全國第一雙用合成膠制鞋底的運動鞋——123田徑鞋。”
如果說牛筋底只顯示了雙星在鞋底上的創新,那么上世紀80年代末雙星皮幫CVO鞋的研制成功,則確立了雙星當時在國內制鞋工藝上不可撼動的領先地位。1987年,雙星又生產出中國第一款高檔運動鞋——“達堡斯達”,堪稱中國旅游鞋發展史上的里程碑。為了紀念這款堪稱經典的旅游鞋,雙星在公司輝煌90周年大慶時,還專門展示了一只巨大的“達堡斯達”鞋。
“產品代表一個企業的核心技術力量,琳瑯滿目的市場就是硝煙彌漫的戰場,誰掌握了先機,誰就贏得了主動權。”雙星集團總裁汪海對雙星產品的升級提出了更高的標準。
今天,通過雙星集團自主研發的個性鞋設計平臺,擁有一雙世界上獨一無二、只屬于自己的個性鞋已不再是夢想。雙星可以根據客戶的要求設計生產,這種高端定制的思路滿足了各層次消費者的特定要求,創造了一雙鞋的訂單也能接的奇跡。特別是雙星“夜光、香味、不臭”頂尖時尚休閑鞋和將照片、卡通、盆景等圖案印制到幫面的個性化鞋,深受國內外時尚青年的喜愛。當下,雙星鞋服產品已經從生產制造業向生產服務業轉變。
走大眾時尚路線的同時,雙星鞋在高科技鞋品上也不乏杰作。值得一提的當屬雙星的“神六”、“神七”航天鞋。如今,雙星研制的航天鞋不僅綠色、環保、質量輕、壓縮不變形,還具備良好的耐候性和防水、防刺穿等功能,突破了數十項技術難題,為祖國航天事業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不斷完善自主創新體系,瞄準行業尖端技術進行研發。在機械等方面,雙星也做出了不少令業界為之矚目的產品:世界第一臺四模硫化機、中國第一臺水平分型造型機、中國第一條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V法造型生產線、中國最大的樹脂砂混砂機……而雙星研發的用于“神六”、“神七”、“嫦娥二號”零部件清理的機械設備更受到業界高度贊譽。
由給人做鞋到給汽車做“鞋”,雙星貢獻了卓越的產品,同時實現了自身產業轉型升級的抱負和夙愿。目前,雙星鞋服、輪胎、機械制造等支柱產業高端產品的比重已經突破80%,雙星輪胎進入中國輪胎業前五強。雙星在從“制造”到“創造”的跨越中,搶占了高端市場。
雙星集團總裁汪海告訴記者:“今天不創新、明天就落后,明天不創新、后天就淘汰,我們靠的是全員創新,打了一場商戰中創新的人民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