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艾科技主營業(yè)務為石油測井儀器的研發(fā)、生產、銷售和現場技術服務,以及利用測井儀器為油田客戶提供測井工程服務,是一家專業(yè)的石油勘探技術服務及設備制造企業(yè)。該公司2008年至2010年的營業(yè)收入分別為5.96億元、7.27億元及10.55億元,凈利潤分別為3.87億元、4.15億元及6.16億元,凈利潤率分別高達64.88%、57.18%、58.42%,最近三年均維持在較高水平。
然而,經過記者的調查發(fā)現,這樣一家年收入過10億的公司,人員規(guī)模居然不足百人,固定資產不足2000萬,是一家名副其實的“輕資產”運作公司。這家袖珍公司每年凈利潤高達數億,造富能力令人咋舌。
固定資產不足2000萬
據公司招股材料公布,截至2011年6月份,其固定資產總額僅為1832.73萬元,另外,公司及下屬子公司目前辦公場地均是租賃取得。
沒有生產產地、只有少量設備投資,企業(yè)創(chuàng)造巨額財富的方式竟是通過代工。在閱讀了公司招股材料后,記者發(fā)現,公司的生產模式為外協(xié)加工以及外購通用件,公司開發(fā)軟件并進行部件裝配、調試,公司解釋稱,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大量的固定資產投入。
外協(xié)加工 自主銷售的輕資產模式企業(yè)在資本市場上并不少見,前段時間本臺報道的海思科藥業(yè)也屬于此列。外協(xié)加工的模式雖然可減輕固定資產投資壓力,但其也有致命傷,在于企業(yè)對外協(xié)產品的質量、數量供應均無法把控。
80余員工創(chuàng)收超10億
公司僅有32名生產人員,加上子公司也僅為56人。而據公司招股材料披露,公司的競爭對手中油測井、勝利偉業(yè)、環(huán)鼎科技、中電二十二所等企業(yè)的人員分別為5727人、550人、504人以及1327人,均都是500人以上的企業(yè)。
56名生產技術人員每年是如何生產出近10億產品的?3名銷售人員每年又是如何銷售掉數億產品的呢?如果說公司通過外協(xié)加工的方式可以克服生產問題,那么公司在銷售上的高效、輕松、自信則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另外,公司招股材料披露顯示,公司的客戶過于集中于中石油及中石化兩家大客戶。2011年1-6月、2010年、2009年和2008年度,吉艾科技直接來自于中石油和中石化下屬測井服務單位的營業(yè)收入分別為2139.44萬元、9920.29萬元、5802.32萬元和5695.85萬元,占當期營業(yè)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2.30%、94.01%、79.86%和95.51%。據了解,近年來,兩大石油公司下屬測井服務單位逐漸成為獨立主體參加市場競爭,在測井儀器采購的選擇上也擁有較大的自主權,采購制度通常采取招標議標方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