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市場增速放緩 紡織器材一枝獨秀潛力巨大
今年下半年以來,棉花、化纖、紗、布等原材料產品價格均較3月下降了30%左右。部分中小企業迫于資金壓力,低價拋售成品回籠資金,加劇了整個紡織產品市場價格的波動。另外,由于無法從銀行獲得信貸支持,一些紡織企業選擇借助于民間借貸,資產風險大大增加。紡織行業整體形勢如“泥石流傾瀉”般急轉直下,各相關企業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但器材企業卻一枝獨秀,大多數企業都保持了產銷兩旺的態勢。
“紡織器械是整個紡織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需求空間非常巨大,對整個行業的發展也產生關鍵性的影響。就像金輪科創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接受記者采訪時所指出的:‘只要有人穿衣服,紡織器材就會有市場。’這話說的一點不假,尤其是對于我們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來說,紡織器材的市場潛力是非常巨大的。”11月1日上午11時,鄭州市某知名紡織企業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介紹說。
分析目前紡織市場受原材料價格波動影響,增速放緩的情況下,紡織企業卻一枝獨秀,出現產銷兩旺的原因,該企業負責人進一步指出:首先,由于前期棉花價格大幅上漲,許多企業從原來的紡純棉紗改為紡化纖紗,由于生產產品的變化,紡織設備也需要相應的更換一批器材,這就理所當然的拉動了紡織器材的銷售;其次,我國是目前世界上紡織器械最大的生產制造國,同時也是最大的進出口國。整體上看,近十年來我國紡織工業在全球的份量進一步加大,我國紡織行業出口額在全球紡織品服裝貿易總額中所占的比例超過1/3;再次,伴隨政府對新農村建設投入的加大,城鄉居民人均衣著消費支出比率不斷提高,紡織產品內銷持續增長,國產紡織機械在國內的市場份額也在逐年加大。
除此之外,而且經過多年磨合,國產紡織器材也取得了小幅的進步,產品系列、規格、質量有了部分提升,且由于與進口機械產品相比具有價格優勢,因此其國內市場占有份額依然逐年擴大,發展的機遇和商機依然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