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乙烯成為近期市場中的明星。6月初觸及9100元(噸價,下同)的低點以后,華東地區苯乙烯市場價格一路震蕩上揚;8月底突破11000元,之后漲速開始加快;9月17日華東地區苯乙烯價格一天暴漲600元,達到13000元;經過短暫調整后,9月26日價格再次攀升至13400元,達到自2008年6 月以來的最高點,而后有所回調高位盤整;10月8日的報價為12800元,與節前變化不大。
苯乙烯價格今年瘋狂上漲的表現與去年有著天壤之別。去年國內市場最低點為11月初的9900元,最高點為8月初的12000元,全年波動區間僅為2100元。
據化工在線統計,截至9月26日,當月苯乙烯價格漲幅高達18.1%,在芳烴類產品中獨占鰲頭,同期上游純苯的漲幅為11.5%。另一原料乙烯的價格(CFR東北亞)甚至下跌了1.8%。苯乙烯價格上漲幅度明顯超過上游原料。那么,苯乙烯為何如此瘋狂呢?
究其原因,主要是供應方面的影響。8月份開始,天津石化、青島石化和大連福佳大化等多套芳烴裝置停車,國內純苯市場供應緊張,苯乙烯生產被迫中斷。
天津石化40萬噸/年純苯裝置8月15日關閉,進行為期45天的檢修,直接導致天津大沽50萬噸/年苯乙烯裝置關閉。江蘇雙良利士德化工公司將其苯乙烯裝置開工率從80%~90%降到了50%。此外,華錦化工從8月1日起關閉了盤錦的22.5萬噸/年苯乙烯裝置,進行為期45天的檢修。
另一方面,遠洋套利貨減少更加劇了亞洲苯乙烯供應緊張程度。Styrolution在加拿大薩尼亞的45.5萬噸/年苯乙烯計劃內檢修,要停車到10 月底。該公司在美國得克薩斯州的48.5萬噸/年苯乙烯裝置依然停車,公司未宣布裝置何時重新開車。這兩套大裝置檢修使得北美市場可用于出口的苯乙烯貨源緊張。在歐洲,9月中旬,苯乙烯市場價格為1750~1820美元(FOB鹿特丹),比同期CFR中國價格高200美元左右。這導致套利方向逆轉,部分貿易商將苯乙烯從亞洲運往歐洲,致使亞洲苯乙烯市場供應更加緊張。
因供應緊張,國內苯乙烯庫存呈現下降趨勢。年初華東港口苯乙烯庫存在10萬噸左右,此后持續升高,并在2月份達到14萬~15萬噸。但6月以后,港口庫存連續10周下降。截至9月26日,庫存量已跌至4萬噸以下,僅為2月份高峰時的1/4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苯乙烯高企的價格已經對需求形成壓制。盡管三季度是中國出口產品生產高峰,國內苯乙烯樹脂需求通常會增加。但今年,在外需不暢的情況下,苯乙烯價格飆升進一步抑制了下游開工率。
苯乙烯樹脂方面,生產商被迫降低裝置開工率。臺灣見龍集團9月17日關閉其在江陰的45萬噸/年可發性聚苯乙烯(EPS)裝置,進行停車檢修。另一大 EPS生產商興達集團也將其裝置整體開工率從滿負荷降低至70%。聚苯乙烯方面,燕山石化、無錫偉達裝置停車;香港石化14萬噸/年裝置開工率從8月初的 90%降至9月的60%~65%;福建方興、湛江新中美等裝置也維持低負荷運行;汕頭愛思開3條生產線國慶節前全部關閉,10月10日有1條已恢復生產,另外2條擇機恢復。ABS方面,目前國內裝置平均開工率為55%~65%,而往年生產高峰季的開工率一般在75%~85%。
由于需求明顯滯后,貿易商對后市行情能否繼續走高存在分歧,部分商家一度開始出貨套利。9月18日,華東市場苯乙烯價格很快從13000元的高點回落至12700元。盡管此后價格又逐步回升,但無疑對炒作氣氛熱烈的苯乙烯市場敲響了警鐘。
不過,短期苯乙烯市場仍存在一些利好因素。從上游原料來看,純苯價格依然堅挺,國內市場價格已達到10300元。但隨著國際原油價格連續回落,純苯后市行情能否維持強勢存在一定不確定性。從供應面來看,天津大沽50萬噸/年苯乙烯裝置已重啟,但將優先供應合同貨和下游ABS裝置,外銷有限;山東玉皇 20萬噸/年苯乙烯裝置開工率維持在60%;常州新日25萬噸/年、寧波科元10萬噸/年裝置進入停車檢修。因此,市場供應仍偏緊。預計國慶節后苯乙烯價格仍將受到支撐,但前期瘋狂的行情走勢應難以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