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是衡量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也是重慶市傳統優勢產業和支柱產業。產品廣泛應用于交通、建筑、機械、電子信息、電力、航空航天、國防軍工等領域。基于對行業發展背景和形勢的判斷,根據《重慶市材料工業三年振興規劃》,重慶市經信委對重慶材料工業的發展, 提出把“四上”作為主要發展思路:
一是上規模。“十二五”期間,重慶電子信息產業將實現1萬億規模,其中筆電產量突破億臺,打印機、顯示器等重要產品規模也將達到千萬數量級,對鋁材料、鎂材料、銅材料、特種金屬功能材料和復合材料需求巨大。按材料工業占重慶市工業比重達到10%計算,材料工業突破2500億是完全有可能的。
二是上水平。到2015年,企業研究與發展經費支出占銷售收入的比重,由0.85%提高到1.4%, 產業規模應由注重規模擴張型,向提振產業發展模式轉變,要實現集群發展、鏈式發展、配套發展和創新發展;由注重主業生產經營,向注重生產和服務協調發展轉變;由注重國內資源開發,向注重國內外兩種資源開發轉變;由注重國內向注重國內和國際兩個空間發展轉變,加快產業升級。
三是上質量。重點產品實物質量合格率,從95%上升到98%以上,出廠合格率繼續保持100%,國家監督抽查合格率穩定在95%以上。獲得市級及其以上品牌產品從70個提高到120個以上,品牌產品銷售收入占行業銷售收入的比重,從60%提高到85%以上。
四是上效益。到2015年,行業主營業務利潤率提高到6%,規模工業企業新產品產值率提高到35%、全員勞動生產率提高到45萬元/人/年。
建新型建筑材料產業集群。以開縣星星套裝門和南坪美心集團為龍頭,重點發展節能環保新型墻體材料、防水材料、保溫隔熱材料、高檔防火防盜門、竹木套裝門、新型節能門窗、環保建筑涂料、塑料管材及各類板材等新型裝飾裝修材料,引導新型建筑材料企業集中布局和集聚發展,形成全國最大的門業制造基地。 再次,建立玻璃纖維及復合材料產業集群、鋼鐵材料產業集群、銅材料產業集群、玻璃及深加工產業集群、鎂材料產業集群和水泥及制品產業集群等,全面推進產業集群化發展,推動產業經濟更好更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