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2高新技術纖維材料產業創新論壇在京舉辦。論壇上,來自科研院所、高校及企業的代表共同就我國高新技術纖維材料產業市場現狀、需求、發展戰略及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情況進行了專題演講。
當前美歐日等發達國家把在促進科技創新和新興產業的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不斷擴大研發投入規模,希望通過新興產業發展實施再工業化戰略,帶動下一輪經濟增長,這必將改變世界經濟的增長軌跡和發展方向。作為戰略型新型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世紀的第一個十年,我國纖維經濟科技創新技術成績斐然,多項高新技術纖維材料取得實質性突破,已經初步形成國產高性能纖維從研發到應用的較為完整的體系,產品質量不斷提高,能有效緩解現階段國民經濟和航空航天建設對國產高性能纖維的急需。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國高性能纖維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差距,特別是當前國內外市場環境、資源要素發生新變化,促使產業發展發生新的變革,高性能纖維產業也將進入一個更高層次的競爭,新材料加速創新將成為新一輪科技進步的重要趨勢。發展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新興戰略性產業,各類新技術纖維材料的突破與應用開發也必將成為各國競相爭奪的技術制高點,以推動先進復合材料在工業領域的應用,有助于上下游產業的合作與對接,推動高性能纖維和復合材料產業的優化升級,加速新技術、新成果的研發和推廣應用,提高中國先進制造業水平和國際競爭力。
在論壇中,碳纖維產業目前存在的問題被多位嘉賓提及,不外乎市場與技術兩個方面。市場中,某些產品產量過剩已成事實,有些則是質量穩定問題還未得到根本解決。碳纖維產業,國外成熟的市場與國內起步階段不完善對比明顯,對方已在擴大下游應用領域,而我們還受困于如何賣纖維。更悲催的現實是,低端產品已無利潤可言,賣的越多虧得越大,在應用量未顯著增加的現狀下,沒有技術資金支撐的企業要被相對提高的行業門檻擠出門外,產品升級成了某些企業的唯一出路。然而國內企業不重視深入研發的現實狀況讓業者擔憂。專家們也許都清楚,投機取巧的企業心里還是覺得研發技術不如“撿現成”來得實在,只是希望這樣的企業能少一些。產業里應該出現技術領軍企業,為國產碳纖維突破國際技術封鎖做出實際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