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低迷的下游市場影響,丙烯腈市場一路震蕩下行,11月下旬價格已徘徊在12000元(噸價,下同)左右。成本倒掛明顯,生產企業苦不堪言。因此,廠家后市或將采取限產挺價等措施,短期將完成筑底,迎來一小波上漲行情。”中石油東北銷售公司朱處長這樣分析丙烯腈市場。
什么是導致丙烯腈市場低迷的主要原因,后市是否會如朱處長預料的短期向好?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國內一家丙烯腈生產企業的張先生透露,進入11月份以來,國內廠家按照邊際成本計算,噸成本接近14000元,利潤空間不斷被壓縮,虧損額度在1500~2000元,處于嚴重虧損狀態。尤其東北企業,加上運輸成本,相比華東、華北等廠家可以說是雪上加霜。
目前國內丙烯腈廠家總體開工九成左右,吉林石化4條生產線中有3條生產線均處于開工狀態,一套裝置正在休整;上海賽科26萬噸產能處于滿負荷狀態;撫順石化開工九成,庫存中位;安慶石化新建13萬噸丙烯腈裝置將推遲到明年投產運行。
在當前虧損情況下,生產企業何以依然保持較高開工率?主要原因有以下兩個:一是此前丙烯腈生產企業大多進行了大檢修,生產任務受損,需要負荷保證;二是很多企業產品不外銷,作為自用,需要保持上下游平衡。同時也是為了穩定下游客源,留住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