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一直躋身于全國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前十位,去年財政收入超過了100億,GDP達到了658億,連續三年獲得了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縣級)。這個不生產一顆塑料原料的地方,卻打造出了一個全國最具影響力的“塑料王國”,創造了一個經濟神話。
中國塑料城始于80年代初的塑料原料“一條街”,1994年正式命名為中國塑料城。從此,中塑人銳意進取,創新拚搏,經過十八年的沉淀與積累,如今的塑料城已發展成為總規劃面積3.25平方公里,國內最大的集塑料原料銷售、塑料信息發布、塑料會展、塑料機械、塑料模具、塑料制品及其他輔助材料于一體的專業生產資料市場,去年,市場成交總額達到818.5億元,成交量639萬噸,其中現貨市場416億元,成交量329萬噸,今年,面對金融危機的沖擊,1至10月,成交金額達到了,成交量達到了萬噸,同比都有增加。中國塑料城18年成就了“十個全國第一”。即:交易總量全國第一(連續18年市場交易額、交易量位居全國首位)、經營品種全國第一(市場交易品種達10000余種)、商戶規模全國第一(經營企業達2108家)、全國第一個提供塑料價格信息的專業市場(1995年成立中國塑料城信息中心,也就是現在的中塑在線,是目前國內起步最早、網站規模最大、客戶群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塑料信息權威發布機構)、全國第一個創建網上交易市場的專業市場(2004創建了塑料城網上交易市場,是全國首家塑料電子交易中心)、全國第一個引進塑料研發機構的專業市場(2006年中國塑料城與中國兵器集團五三所合作組建了中國塑料城塑料研究院)、全國第一個發布中國塑料價格指數的專業市場(2006年起向國內外發布中國塑料價格指數)、全國第一個舉辦塑料專業展覽的專業市場(1994年開始每年舉辦,連續舉辦了13屆,第十四屆正在舉辦之中,已成為中國十大最具影響力的品牌展會)、全國第一個推出現貨交易平臺的專業市場(2009年在國內率先推出了“中塑現貨”交易模式,真正實現B2B的全程在線交易)、全國第一個開設塑料網上e店的專業市場(2011年推出網上“中塑創業園”和“中塑E店”電子商務創新服務)。中國塑料城被國家商務部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聯系市場,獲得了中國商品專業市場競爭力50強、全國最具品牌價值商品市場50強、中國創新型生產資料市場等榮譽稱號
現在,眺望未來發展之路,中國塑料城面臨著新的歷史機遇:一是2010年9月中國塑料城項目被列為浙江省政府“三位一體”港航物流服務體系重點建設項目,也就是現在流行說法“海洋經濟項目”;二是余姚歷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中國塑料城的建設發展,2011年8月余姚市委十三屆十四次全體會議作出了《關于進一步加快中國塑料城轉型升級跨越發展的決定》,標志著塑料城二次創業拉開了序幕,塑料城的發展將進入一個嶄新的歷史階段。
當然,塑料城的發展也并非一帆風順,外部競爭不斷加劇,塑料城自身也面臨瓶頸制約,市場已經被復制,“如何不被超越”已經成了全體中塑人的使命和責任。
展望未來,余姚塑料城將按照“創新轉型、跨越提升”的總體要求,深入實施“外部拓展與內部改造相結合、產業延伸與市場提升相聯動”的發展戰略,重點建設“四基地二中心”,不斷完善壯大以塑料研發基地為引領,塑料生產和銷售基地、電子商務中心為支撐,現代倉儲物流基地和資金結算中心為兩翼的涉塑產業鏈條,確保在全國塑料市場中的龍頭地位和塑料行業的價格風向標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