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無人機當前所使用的傳感器包括帶有旋轉天線的合成孔徑雷達,含有光電和紅外相機的吊艙。該研究所正致力于研制集成重力和電磁傳感器,使其適用于地理測量。設計人員表示,研制能夠與多種類型傳感器共同工作的電子系統是該項目遇到的最棘手的問題。
CH-4設計之初就定位于民用。地面基站對它的控制距離為250公里(135海里),它使用了視線可見數字數據鏈,即使民用版的CH-4A也能夠持續飛行30小時。具有長航時的軍用無人機往往會利用衛星進行通信,以便在燃料允許的情況下盡量擴大其活動范圍。
中航科技表示,除了攻擊固定或低速移動目標,CH-4還“適用于邊境巡邏,島嶼守衛、反恐活動和緊急通信等任務”。他們還指出,該無人機能夠用于執行偵查、監控和目標定位。“該無人機能夠實現自主起降,并能按照預編程模式進行飛行”,其性能優于中國現有的其它無人機。
其機體結構主要由碳纖維復合材料制作,升重比為20.5。發動機是經過改進的汽車發動機,輸出功率為75kw(100hp),能夠攜帶325公斤(716磅)燃料。到目前為止,中國航天科技公開的信息顯示,該無人機由螺旋槳推進,但是將來也可能會改為噴氣式動力。
CH-4的研制工作始于2009年。當前的研制重點已經從原型機研制轉到量產型的預生產上。不過,該無人機當前還沒有服役。
而軍用型CH-4的公開展示很明顯是為了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而非表明它的主要用途。展示還包括該無人機探測、定位和摧毀敵軍卡車的動畫視頻。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是中國的主要航空動力研究測試基地,擁有25處風洞。“一些用于低速、高速、跨音速和超音速測試;一些用于常規和特殊情況測試;一些用于航空動力性和航空動力發熱測試”。其研究范圍還擴展到航天裝備和戰略導彈的研究和測試。該集團主要制造火箭、衛星和載人艙和其他與航天方面的產品。